[发明专利]基于i-motif构型变化的末端转移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96693.1 | 申请日: | 201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宇芳;张青青;胡丹丹;马少华;郭智勇;王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i‑motif构型变化的末端转移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巯基DNA探针固定到处理好的裸金电极,然后滴加巯基乙醇处理以置换电极表面非Au‑S键固定的捕获探针。随后向电极上滴加配制的TdT反应液,在37℃下放置1h。冲洗电极后,在电极表面滴加银离子溶液,室温孵育一段时间后再滴加龙胆紫溶液,室温孵育一段时间得到传感器,于PBS(0.1M,pH7.0)电解质溶液中检测其电化学响应。优点是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滴加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末端转移酶 电极表面 室温孵育 电极 构型 制备 电化学响应 电解质溶液 龙胆紫溶液 银离子溶液 捕获探针 裸金电极 巯基乙醇 固定的 灵敏度 传感器 检测 巯基 冲洗 配制 应用 置换 下放 | ||
【主权项】:
1.基于i‑motif构型变化的末端转移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应用,其特征在于,机理如下:利用单链DNA上的巯基与Au通过Au‑S结合,TdT催化DNA的3’‑OH末端进行聚合延长,制备富C DNA长链,利用导致i‑motif形成的Ag(I)和堆叠到i‑motif表面的GV,成功制备传感器,TdT的浓度变化会影响电化学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9669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