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潜水泵生产加工的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91472.5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卓业伦;吴金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超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22/76 | 分类号: | C23C22/76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刘倩 |
地址: | 34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潜水泵生产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潜水泵生产加工的预处理装置,其可以方便对潜水泵生产加工用零部件进行连续处理;并且可以方便对处理后的零部件进行冲洗,减少化学处理液的滴落;同时可以方便判断处理箱内的化学处理液的剩余量,方便向其中补充化学处理液;包括处理箱和四组支撑柱;还包括工作台、隔离箱、传送带、两组第一固定管、多组第一喷头、两组第一传输管和两组第一传输泵;还包括水箱、四组固定柱、两组第二固定管、多组第二喷头、两组第二传输管和两组第二传输泵;还包括两组浮块、两组连接绳、四组支撑杆、四组固定环、两组定位轮和两组指示块,两组定位轮前侧壁和后侧壁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四组固定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潜水泵 生产 加工 预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潜水泵生产加工的预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和四组支撑柱(2),处理箱(1)内设置有处理腔,并在处理箱(1)顶部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处理腔相通,四组支撑柱(2)顶端分别与处理箱(1)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3)、隔离箱(4)、传送带(5)、两组第一固定管(6)、多组第一喷头(7)、两组第一传输管(8)和两组第一传输泵(9),所述工作台(3)右半区域设置有右固定口,所述处理箱(1)外壁顶部与右固定口内壁连接,所述隔离箱(4)内设置有工作腔,并在隔离箱(4)底部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与工作腔相通,所述隔离箱(4)底部安装在工作台(3)顶部,并在隔离箱(4)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出料口和进料口,出料口和进料口均与工作腔相通,所述传送带(5)左端依次穿过进料口和出料口,使传送带(5)部分位于隔离箱(4)内,并在传送带(5)上设置有多组漏液孔,所述两组第一固定管(6)前后两端分别与隔离箱(4)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右半区域连接,所述多组第一喷头(7)分别与两组第一固定管(6)连通,所述两组第一传输管(8)输入端均与处理箱(1)后侧壁底部连通,并且两组第一传输管(8)输出端均穿过隔离箱(4)后侧壁右上区域并分别与两组第一固定管(6)后端连通,所述两组第一传输泵(9)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一传输管(8)上;所述工作台(3)顶部中央区域设置有接收槽,所述右固定口内左侧壁上设置有多组第一通孔,所述多组第一通孔均与接收槽连通,所述处理箱(1)左侧壁上半区域设置有多组第二通孔,所述多组第二通孔分别与多组第一通孔相通,还包括水箱(10)、四组固定柱(11)、两组第二固定管(12)、多组第二喷头(13)、两组第二传输管(14)和两组第二传输泵(15),所述工作台(3)左半区域设置有左固定口,所述水箱(10)外壁顶部安装在左固定口内壁上,并在水箱(10)内设置有存放腔,所述水箱(10)顶部设置有接收口,所述接收口与存放腔相通,所述四组固定柱(11)顶端分别与水箱(10)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所述两组第二固定管(12)前后两端分别与隔离箱(4)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左半区域连通,所述多组第二喷头(13)分别与两组第二固定管(12)连通,所述两组第二传输管(14)输入端分别与水箱(10)后侧壁底部连通,并且两组第二传输管(14)输出端均穿过隔离箱(4)后侧壁左上区域并分别与两组第二固定管(12)连通,所述两组第二传输泵(15)分别安装在两组第二传输管(14)上;还包括两组浮块(16)、两组连接绳(17)、四组支撑杆(18)、四组固定环(19)、两组定位轮(20)和两组指示块(21),所述水箱(10)左侧壁上半区域和处理箱(1)右侧壁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移动孔,所述两组连接绳(17)一端分别穿过两组移动孔并与两组浮块(16)连接,所述两组浮块(16)分别位于水箱(10)内部和处理箱(1)内部,所述两组连接绳(17)另一端分别与两组指示块(21)连接,所述四组支撑杆(18)一端分别与水箱(10)左侧壁和处理箱(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并且四组支撑杆(18)另一端分别与四组固定环(19)连接,所述两组定位轮(20)分别位于四组固定环(19)之间,并在两组定位轮(20)前侧壁和后侧壁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四组固定轴(22),所述四组固定轴(22)分别穿过四组固定环(19),所述两组定位轮(20)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两组环形槽,所述两组连接绳(17)部分位于两组环形槽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超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超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9147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