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小水体养殖大口黑鲈食性转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0807.0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华;潘传燕;梁方方;黄国强;米顺利;高程海;刘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A23K1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莎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小水体养殖大口黑鲈食性转化的方法,属于淡水养殖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培水;(2)池塘初步驯食;(3)室内驯食。本发明结合加州鲈生物学特性、池塘水体浮游生物特征、配合饲料营养替代和加州鲈养殖工艺,能促进大口黑鲈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在驯化过程中定期动态地对大口黑鲈过筛分级,能减少鱼苗大小差异造成的摄食竞争。本发明通过综合采用上述技术,驯食转化的成功率可达9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水体 养殖 大口 食性 转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适于小水体养殖大口黑鲈食性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培水:选用1‑2亩的小池塘,池塘水温12‑18℃,消毒后池塘加水高度至50cm,全池泼洒生物肥,每日观察肥水效果,天晴则每日加水10‑15cm,每3‑5日全池泼洒生物肥,显微镜镜检发现轮虫数量占全部浮游生物60‑70%时,开始放苗;(2)池塘初步驯食:选择孵化6‑8天、已开口的健康、活力好的大口黑鲈乌仔放入已培好水的池塘中,暂养6天,观察池水轮虫数量,如轮虫数量低于全部浮游生物60%时,加新水10‑15cm同时全池泼洒生物肥;第7天,开始驯化,池塘四周设置食台;全池泼洒水蚯蚓,泼洒范围逐渐靠近食台,每日投喂3次;4‑5天后,将水蚯蚓都撒于食台上,进行定时定点摄食驯化,再持续投喂3天;停喂1天后,将人工饲料粉碎,得到人工饲料粉料,将人工饲料粉料与水蚯蚓以质量比为1:3‑5混合投喂,每日逐渐增加人工饲料比例;再经6‑7天后,人工饲料粉料:水蚯蚓的质量比达到3‑5:1;停喂1天,转室内驯食;(3)室内驯食:全池拖网,将鱼苗转至室内循环水驯化养殖系统,所述室内循环水驯化养殖系统包括过滤池、驯食池、管道和水泵,过滤池通过管道与驯食池连接,水泵与管道连接,驯食场地为驯食池,驯食池中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食台;将人工饲料粉料与水蚯蚓混合,人工饲料粉料与水蚯蚓的质量比为3‑5:1,得到混合饲料,将混合饲料投喂在池中设置的食台上,初始食台设置在驯食池中部位于池水深度的中间,每日投喂3次;每日升高食台5‑15cm,逐渐增大人工饲料破碎料细度;5‑6天后,食台距水面为5‑10cm,人工饲料不需粉碎直接与水蚯蚓混合,质量比为人工饲料:水蚯蚓=3‑5:1,为了防止过多人工饲料颗粒漂浮,混合后等待1小时后再投喂;逐渐减少水蚯蚓在混合饲料中的含量,混合后等待时间也逐渐减少,逐日增加人工饲料颗粒漂浮在水面的比例,如漂浮的饲料没有及时吃完,下次投喂减少投料,控制在投喂后饲料在15分钟内无剩余;经5‑7天,撤去食台,投喂伴有水蚯蚓汁的人工饲料颗粒,每天逐渐减少水蚯蚓汁含量,再经过5‑6天,人工饲料颗粒完全不加水蚯蚓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4080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