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小水体养殖大口黑鲈食性转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40807.0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亮华;潘传燕;梁方方;黄国强;米顺利;高程海;刘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23K50/80;A23K1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莎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水体 养殖 大口 食性 转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小水体养殖大口黑鲈食性转化的方法,属于淡水养殖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池塘培水;(2)池塘初步驯食;(3)室内驯食。本发明结合加州鲈生物学特性、池塘水体浮游生物特征、配合饲料营养替代和加州鲈养殖工艺,能促进大口黑鲈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在驯化过程中定期动态地对大口黑鲈过筛分级,能减少鱼苗大小差异造成的摄食竞争。本发明通过综合采用上述技术,驯食转化的成功率可达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淡水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小水体养殖大口黑鲈食性转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俗称加州鲈,分类学上属鲈形目(Perciformes)、太阳鱼科(Cehtrachidae),原产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个体较大、生长迅速、品质优良、易起捕、适温较广的名贵肉食性鱼类。由于大口黑鲈肉质坚实、肉味清香是本地鲈鱼和鳜鱼所不及的,可谓是鱼中上品,十分畅销。
我国于1983年引进大口黑鲈鱼苗,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口黑鲈的产量已达到16万吨以上,成为我国重要的名特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尽管大口黑鲈养殖已经形成规模性产业,但是目前养殖生产仍然主要依赖冰鲜杂鱼作为直接饵料。冰鲜杂鱼的长期使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带来了严重的疾病传播,而且也成为限制加州鲈养殖规模扩大的一大瓶颈。因此采用大口黑鲈人工配合饲料取代冰鲜杂鱼投喂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缓解饵料对大口黑鲈养殖的限制,且价廉物美,得病率低。事实上,加州鲈饲料已经推广多年,但进展却十分缓慢,其中主要问题存在于大口黑鲈食性驯化时间节点的选择、驯化步骤的展开和驯化过程中人工饲料的处理。在驯化转食过程中,若方法不当,将直接导致食性驯化失败,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益。
目前大口黑鲈的驯食实践,主要参考大口鲶、河豚、梭鲈等鱼类的驯食方法,其基本过程为:初期全部投喂冰冻鲜杂鱼,按照驯食鱼大小,适当绞碎;中期逐渐采用人工饲料替代鲜杂鱼;末期人工饲料完全取代鲜杂鱼。这些食性驯化方法都属于常规方法,技术手段没有创新点,驯食食性转化效果不佳,部分个体没有驯化或者驯化不完全,这严重影响了渔民的养殖效益,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在常规肉食性鱼类食性驯化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创新,研究发明人工养殖大口黑鲈的食性转化方法是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池塘小水体养殖加州鲈食性转化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池塘养殖加州鲈模式下成活率低,食性转化不佳,自相蚕食,同时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于小水体养殖大口黑鲈食性转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培水:
选用1-2亩的小池塘,池塘水温12-18℃,消毒后池塘加水高度至50cm,全池泼洒生物肥,每日观察肥水效果,根据天气,天晴加水10-15cm,每3-5日全池泼洒生物肥,显微镜镜检发现轮虫数量占全部浮游生物60-70%时,开始放苗;
(2)池塘初步驯食:
选择孵化6-8天、已开口的健康、活力好的大口黑鲈乌仔放入已培好水的池塘中,暂养6天,观察池水轮虫数量如低于占全部浮游生物60%时,加新水10-15cm同时全池泼洒生物肥;
第7日,开始驯化,池塘四周设置食台;
第8-10日,全池泼洒水蚯蚓,泼洒范围逐渐靠近食台,每日投喂3次;
第11日,将水蚯蚓都撒于食台上,进行定时定点摄食驯化,再持续投喂3天;
第15日,停喂1天;
第16日,将人工饲料粉碎,得到人工饲料粉料,将人工饲料粉料与水蚯蚓以质量比为1:3-5混合投喂,每日逐渐增加人工饲料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40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