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冻装置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80015802.6 申请日: 2018-02-14
公开(公告)号: CN110382963A 公开(公告)日: 2019-10-25
发明(设计)人: 久保博治;中野宽之;笹井泰弘 申请(专利权)人: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F24F1/16 分类号: F24F1/16;F24F13/30;F28D1/053;F28F9/00
代理公司: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徐丹;邓毅
地址: 日本大阪***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空调装置(100)具备:单元外壳(40);室外热交换器(15),其被容纳在单元外壳(40)内;和板部件(80)。单元外壳(40)在内部形成有送风机室(SP1)和机械室(SP2)。室外热交换器(15)包括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传热管(60),室外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部(50),其被配置于送风机室(SP1),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和总集合管(70),其与传热管(60)连接并被配置于机械室(SP2)。总集合管(70)包括集管主体部(75)。板部件(80)包括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遮蔽的表侧面(811)。板部件(80)被固定于总集合管(70),并且被固定于单元外壳(40)或隔板(46),所述隔板被配置于单元外壳(40)。
搜索关键词: 单元外壳 室外热交换器 总集合管 板部件 机械室 隔板 室外空气 送风机室 传热管 配置 热交换 制冷剂 制冷剂流动 管主体部 空调装置 冷冻装置 热交换部 遮蔽 容纳 侧面
【主权项】:
1.一种冷冻装置(10、10A),所述冷冻装置(10、10A)具备:外壳(40),其在内部形成有第一空间(SP1)和第二空间(SP2);热交换器(15),其被容纳在所述外壳内,包括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传热管(60),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部(50)和总集合管(70),所述热交换部被配置于所述第一空间,使制冷剂与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所述总集合管与所述传热管连接并被配置于所述第二空间;以及遮风板(80、80A),其包括遮风面(811、811a、811b),所述遮风面针对所述空气流而将所述第二空间遮蔽,所述总集合管包括沿着长边方向延伸的集管主体部(75、75a),所述遮风板被固定于所述总集合管,并且被固定于所述外壳或其它部件(46),所述其它部件配置于所述外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8001580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冷冻装置-201880015802.6
  • 久保博治;中野宽之;笹井泰弘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2018-02-14 - 2019-10-25 - F24F1/16
  • 空调装置(100)具备:单元外壳(40);室外热交换器(15),其被容纳在单元外壳(40)内;和板部件(80)。单元外壳(40)在内部形成有送风机室(SP1)和机械室(SP2)。室外热交换器(15)包括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传热管(60),室外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部(50),其被配置于送风机室(SP1),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和总集合管(70),其与传热管(60)连接并被配置于机械室(SP2)。总集合管(70)包括集管主体部(75)。板部件(80)包括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遮蔽的表侧面(811)。板部件(80)被固定于总集合管(70),并且被固定于单元外壳(40)或隔板(46),所述隔板被配置于单元外壳(40)。
  • 空调机的室外机-201790000552.X
  • 奥健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7-02-02 - 2019-06-21 - F24F1/16
  •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具备:顶板面板;热交换器,其设置于顶板面板的下方;以及连结体,其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上表面与顶板面板的下表面之间,通过将多个同一形状的块体连结而成,所述块体具有:与热交换器的上表面接触的块体下表面、和与顶板面板的下表面接触的块体上表面。
  •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201680085623.0
  • 森川雄大;青山丰;玉置有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6-05-17 - 2019-01-11 - F24F1/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其能够构成在有限的壳体尺寸的范围内进一步扩大热交换器的容量、并且将向热交换器通风的风量增大至最大限度的热交换器单元的配置构造。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具备:壳体,其具有前面部、前面部的侧方的左面部和与左面部对置的右面部、以及与前面部对置的背面部,并在俯视下呈矩形形状;热交换器,其在壳体内部且在壳体的前面部侧、左面部侧、右面部侧以及背面部侧分别具有侧面,并在俯视下由多个矩形形状形成;以及多个送风风扇,它们分别配置于在多个矩形形状的热交换器内形成的多个吸入空间的上方。
  • 空调机的室外机-201790000468.8
  • 荒木良平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7-02-20 - 2019-01-11 - F24F1/16
  •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具备:底板、由散热片以及制冷剂管构成的热交换器、与底板直接接触而固定的侧面板以及阀固定板。底板具有导电性。散热片以及制冷剂管由铝或铝合金构成。阀固定板是金属制的板。热交换器被固定为不与底板直接接触。阀固定板经由绝缘性的保持部件而固定于侧面板。
  • 室外机-201590001611.6
  • 木村隆直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5-11-06 - 2018-12-25 - F24F1/16
  • 室外机具备:壳体;热交换器,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对制冷剂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以及阀,其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借助配管与热交换器连接,热交换器的下端位于比将阀与配管连接的连接部靠上方的位置。
  • 风冷式冷却器-201780026521.6
  • 寺冈正广;冈田拓也;后藤孝英 - 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 2017-10-11 - 2018-12-21 - F24F1/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冷式冷却器(1),其具备:机械室;热交换室(14),设置于机械室的顶板(15)上;及三系统以上的独立的制冷剂回路,具有空气热交换器(7)、水热交换器、膨胀部及压缩部,各制冷剂回路的空气热交换器(7)在热交换室(14)内以包围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基准轴(C)的方式沿基准轴(C)的周向依次设置,各制冷剂回路的压缩部以在机械室内俯视时的彼此的相对位置关系与在热交换室(14)内俯视时的空气热交换器(7)彼此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应的方式配置。
  • 空调机的室外机-201590001162.5
  • 竹内彰彦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5-08-25 - 2018-01-19 - F24F1/16
  •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具备外壳;热交换器,其配置于外壳内;支承部件,其是从下侧覆盖并支承热交换器的下端部的部件,具有将进入内部的水向外部排出的排水孔;以及绝缘片,其夹装在支承部件与外壳的底板之间,覆盖支承部件的底面。即便在支承部件设置排水孔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热交换器下端部的电腐蚀。
  • 空调的室外机和空调的室外机的制造方法-201380077402.5
  • 森川雄大;稻垣智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3-06-14 - 2017-12-12 - F24F1/16
  • 空调的室外机具备下层侧热交换器(63),其具有第一传热管(91);上层侧热交换器(61),其被设置在下层侧热交换器(63)的上侧,形成第一列侧热交换器芯(71)和沿着第一列侧热交换器芯(71)的列方向增设的第二列侧热交换器芯(73),具有第二传热管(92);以及加强构件(65),其支承上层侧热交换器(61),加强构件(65)具有第一支承片(101),其支承第二列侧热交换器芯(73)的下部;第二支承片(102),其支承第二列侧热交换器芯(73)的下方侧面部,与第一支承片(101)一体地形成;第三支承片(103),其在第一列侧热交换器芯(71)与第二列侧热交换器芯(73)之间设置间隙(201),与第一支承片(101)一体地形成;卡合片(111),其保持第一传热管(91),与第三支承片(103)一体地形成;以及卡合片(111),其保持第二传热管(92),与第三支承片(103)一体地形成。
  • 热回收型制冷装置-201480048228.6
  • 河野聪;竹内知久;木村纱弥子;松冈慎也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2014-08-29 - 2016-04-13 - F24F1/16
  • 一种热回收型制冷装置(1),包括:压缩机(21);多个热源侧热交换器(24、25):以及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通过将制冷剂从作为制冷剂的散热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输送至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从而能在利用侧热交换器间进行热回收。此外,多个热源侧热交换器(24、25)具有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24)和具有第一热源侧热交换器(24)的1.8倍~4.0倍的热交换容量的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25)。
  •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201280064462.9
  • 升井友洋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2012-12-26 - 2014-08-27 - F24F1/16
  • 能对用于安装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和非铝金属制的侧板进行固定,且能防止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腐蚀。铝制的支架(50)的安装片(53)固定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具有供铝制的支架(50)的安装片(53)贯穿的开口部(233g)。铝制的支架(50)的安装片(53)以贯穿该开口部(233g)的方式固定。树脂盖(60)存在于铝制的支架(50)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之间,并在它们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隔。
  • 室外机及制冷装置-201280047128.2
  • 铃木庆太朗;竹本和央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2012-09-28 - 2014-05-28 - F24F1/16
  • 室外机(11)包括送风扇(17)、以及第一主体凹部(41)和第二主体凹部(42),该送风扇(17)设置在机壳(12)的上方,该第一主体凹部(41)和该第二主体凹部(42)形成在机壳(12)的比第一热交换器主体(35)和第二热交换器主体(36)靠下的下方且开在机壳(12)的侧面上。
  • 热交换装置-201180018307.9
  • 绞野佳延 - 夏普株式会社
  • 2011-04-04 - 2012-12-19 - F24F1/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使多个热交换器的组装作业容易进行的热交换装置。将第一热交换器(11)和第二热交换器(12)的通风面相互对置而邻接配置,且固定在第一热交换器的侧面上的第一安装板(13),与固定在第二热交换器的侧面上的第二安装板(14)相互对置连接固定。并且,第一安装板(13)具有大小能与第二安装板(14)对置连接固定的空间,该空间上形成有多级插入孔(25),所述多级插入孔可供从第二安装板(14)突出于侧方的多级冷媒管(16)的管端插入,所述插入孔(25)的孔径大于冷媒管(16)的管端径,并且多级插入孔(25)中至少一部分的插入孔(25)上,形成有将第二热交换器的冷媒管的端部引导到规定的位置的导向壁(26)。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