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不耦合装药的水下切缝药包爆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237534.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1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雄;叶雪云;王日明;黄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1/0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不耦合装药的水下切缝药包爆破装置,包括切缝管和导爆索,所述切缝管的管壁上设有两切割缝,所述切缝管内设有不耦合装药囊管,所述不耦合装药囊管包括径向囊管和轴向囊管。本爆破装置充分结合了切缝药包与轴向不耦合爆破的优点,利用切缝药包定向聚能断裂控制爆破技术优势,形成对开挖基础基岩的完整性保护,降低炮孔炸药单耗,杜绝炮孔过炸,减少对保留岩体的伤害,同时控制爆破冲击对临近构造物及周边环境的振动危害,而且减震隔震效果明显、综合经济效益突出;此外,不耦合装药囊管的结构简单,可以标准化批量生产,药包制作过程可以在水上作业平台完成,大大简化水下作业工序,实用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切缝 不耦合 药包 爆破装置 药囊管 囊管 轴向 装药 断裂控制爆破 水上作业平台 综合经济效益 基岩 减震 本实用新型 完整性保护 技术优势 水下作业 振动危害 制作过程 周边环境 导爆索 构造物 切割缝 隔震 管壁 聚能 岩体 爆破 开挖 标准化 炸药 保留 伤害 生产 | ||
【主权项】:
1.基于不耦合装药的水下切缝药包爆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缝管(1)和导爆索(2),所述切缝管(1)的顶端设有管顶盖(1‑1)、底端设有管底盖(1‑2),所述管顶盖(1‑1)和管底盖(1‑2)均与切缝管(1)可拆卸配合连接,所述管顶盖(1‑1)上开设有用于铺设导爆索(2)的预留孔(3),所述切缝管(1)的管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对称设有两切割缝(1‑3),所述切缝管(1)内设有一不耦合装药囊管(4),所述不耦合装药囊管(4)为圆柱状的软质管、且管壁厚度为3~4mm,所述不耦合装药囊管(4)的顶端通过一炮泥腔柱(5)与管顶盖(1‑1)连接,所述不耦合装药囊管(4)的底端通过囊管底盘(4‑1)与切缝管(1)连接,所述囊管底盘(4‑1)内开设一用于稳固导爆索(2)的卡嵌稳固孔(4‑1‑1);所述不耦合装药囊管(4)包括径向囊管(4‑2)和套设在径向囊管(4‑2)内的轴向囊管(4‑3),所述径向囊管(4‑2)包括径向管壁(4‑2‑1)和设于径向管壁(4‑2‑1)内的径向管腔(4‑2‑2),所述径向管腔(4‑2‑2)沿着周向方向均分为若干个径向腔体,所述轴向囊管(4‑3)包括轴向管壁(4‑3‑1)和若干个依次设于轴向管壁(4‑3‑1)内的炸药腔(4‑3‑2)、介质腔(4‑3‑3),所述炸药腔(4‑3‑2)和介质腔(4‑3‑3)相互独立密封、且间隔设置,所述炸药腔(4‑3‑2)、介质腔(4‑3‑3)之间的间隔根据不耦合系数设计,所述径向管腔(4‑2‑2)和所有介质腔(4‑3‑3)填充水或空气,且所述径向管腔(4‑2‑2)、所有炸药腔(4‑3‑2)和介质腔(4‑3‑3)的腔壁上均设有一单向阀(6),所述导爆索(2)卡嵌入卡嵌稳固孔(4‑1‑1)固定后、再沿着不耦合装药囊管铺设、最后从管顶盖的预留孔延伸出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23753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爆破作业用爆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现场混装乳化车反向装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