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侧扫声呐尾拖作业的水上拖体筏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7442.2 | 申请日: | 201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6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高耿明;杨仁辉;白万里;李华山;李若飞;张惟河;黄幼明;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5/89 | 分类号: | G01S15/89;G01C13/00;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侧扫声呐尾拖作业的水上拖体筏框架,通过采用两个侧管框通过连接管相连,利用侧管框与连接管的结构,一方面可以增加框架本体在水面上的浮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拖体筏整体结构形成框架式结构,从而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在浮筒安装后,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还将连接管设计成伸缩杆的结构,通过采用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利用柔性防水管相连,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突起在卡槽内的相对位置,改变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调整两者之间的相对长度,并配合采用柔性防水管以防止外部液体渗入,从而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以适应不同体积大小的浮筒需要,使其使用更加方便,且拖体筏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杆体 拖体 连接管 浮筒 柔性防水 侧管 尾拖 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 框架式结构 框架本体 框架本 密封性 伸缩杆 突起 浮力 卡槽 渗入 保证 水面 外部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水上拖体筏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管框和连接管,所述侧管框平行间隔设置,两个所述侧管框之间通过多个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侧管框由钢管煨弯呈矩形框状,并在所述侧管框的两个短边之间设有横管,所述侧管框的两个短边之间还设有浮筒,所述浮筒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侧管框的短边上,所述浮筒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侧管框的另一短边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10744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油气田清管器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串联八格水声角反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