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搅拌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32104.7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3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何爱江;刘丽秀;沈红;曾碧涛;刘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20;B01F7/16;B01F7/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尹志敏 |
地址: | 64400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反应釜,包括筒体、上封头、下封头和电机;所述上封头侧面设有进料口和观察口,所述下封头中部设有出料口;还包括搅拌杆结构、固定结构、搅拌叶结构、冷却装置和高温报警装置;所述上封头上方设有安装座,电机即设于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方设有一7字形转盘定位柱;所述搅拌杆结构包括固定杆、活动杆、连接杆和转盘;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三角架和轴承;所述搅拌叶结构包括螺旋形桨叶、自动转轴和自供电源;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筒内缠绕管、循环泵、筒外缠绕管;所述高温报警装置包括导液管、正负极电极片、电源、声光警报器和开关,该装置搅拌效率高、物料混合效果好、使用稳定性强且安全性有保障。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座 高温报警装置 搅拌反应釜 固定结构 冷却装置 缠绕管 搅拌杆 搅拌叶 上封头 下封头 转盘 电机 电源 三角架 物料混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 螺旋形桨叶 声光警报器 搅拌效率 稳定性强 自动转轴 出料口 导液管 电极片 定位柱 固定杆 观察口 活动杆 进料口 连接杆 循环泵 正负极 筒体 轴承 侧面 | ||
【主权项】:
1.一种搅拌反应釜,包括筒体(1),分别设于筒体上下两侧的上封头(3)和下封头(4),设置在上封头上方的电机(2);所述上封头(3)侧面设有进料口(31)和观察口(32),所述下封头(4)中部设有出料口(4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杆结构、固定结构、搅拌叶结构、冷却装置和高温报警装置;所述上封头(3)上方设有安装座(33),电机即设于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方设有一7字形转盘定位柱;所述搅拌杆结构包括固定杆(5)、活动杆(51)、连接杆(52)和转盘(53),所述固定杆下端贯穿上封头中部后伸入筒体内固定,所述活动杆滑动套设在固定杆外侧,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活动杆上端铰链连接、另一端则与转盘铰接,所述转盘纵向设置且转盘后方与7字形转盘定位柱活动端转动连接,转盘前方中部则与电机铰接以便于在电机带动下转动;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三角架(6)和轴承(61),所述三角架下端与下封头内壁固定连接,而三角架顶部则与固定杆(5)相连、以起到固定作用;所述搅拌叶结构包括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活动缠绕在活动杆(51)外侧的螺旋形桨叶(7),均匀设置在活动杆与螺旋形桨叶连接处的用于带动螺旋形桨叶相对活动杆转动的至少两个自动转轴(71),以及设置在活动杆上并与自动转轴相连的自供电源,所述螺旋形桨叶从上至下分为顶部桨叶、中部桨叶和下部桨叶,所述顶部桨叶的直径大于中部桨叶的直径但小于下部螺旋桨叶的直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筒内缠绕管(8)、循环泵(81)、筒外缠绕管(82),所述筒内缠绕管贴筒体(1)内壁螺旋缠绕,且筒内缠绕管下端穿过下封头(4)与循环泵出水端相连,所述筒外缠绕管贴筒体外壁螺旋缠绕,且筒外缠绕管下端与循环泵进水端相连、上端穿过上封头后与筒内缠绕管的上端连通;所述高温报警装置包括导液管(9)、正负极电极片(91)、电源(92)、声光报警器(93)和开关(94),所述导液管一端位于釜内、另一端穿过筒体后竖直向上,导液管内设有水银(95),所述正负极电极片则设有导液管内的水银上方,所述电源、声光报警器和开关则设于筒体外壁上,当水银上升使正负极电极片连通时,所述正负极电极片、电源、声光报警器和开关形成一个闭合串联电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03210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棕榈酸异辛酯加工用反应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样品提取的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