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生物滞留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1930550.3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2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韩素华;袁卫泉;曹倩男;杨烨;王殿宽;陆敏博;钱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4;C02F9/14;E03F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李凤娇 |
地址: | 21512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生物滞留池,包括截面呈梯形的滞留池本体,所述滞留池本体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排水层、过渡层、过滤层以及蓄水层,所述排水层材质为碎砾石,所述过渡层材质为中粗砂,所述过滤层的材质为换填土,所述排水层中部设有沿着滞留池本体长度方向铺设的软式透水管,所述过渡层与过滤层之间、所述排水层的外层以及软式透水管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隔断层,所述滞留池本体内部沿着长度方向等间隔分布有排空井,该新型生物滞留池设计合理,能够通过底部的双壁波纹管将雨水迅速排出,并通过过滤层、过渡层以及排水层将雨水充分进行过滤,改善水质,避免地下水造成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滞留 排水层 池本体 过渡层 过滤层 新型生物 软式透水管 雨水 本实用新型 等间隔分布 双壁波纹管 砾石 隔断层 蓄水层 中粗砂 换填 排出 排空 过滤 地下水 铺设 水质 污染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呈梯形的滞留池本体,所述滞留池本体的内部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排水层(1)、过渡层(2)、过滤层(3)以及蓄水层(4),所述排水层(1)材质为碎砾石,所述过渡层(2)材质为中粗砂,所述过滤层(3)的材质为换填土,所述排水层(1)中部设有沿着滞留池本体长度方向铺设的软式透水管(5),所述过渡层(2)与过滤层(3)之间、所述排水层(1)的外层以及软式透水管(5)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隔断层(6),所述滞留池本体内部沿着长度方向等间隔分布有排空井(7),每个所述排空井的上端设有通气帽式溢流口(8),所述软式透水管(5)与排空井(7)相连通、且排空井(7)下方安装有双壁波纹管(9),所述双壁波纹管(9)内部空间与排空井(7)相连通,所述过滤层(3)上种植有绿化植物(10),所述蓄水层(4)的水面低于人行道10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未经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93055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的植被缓冲结构
- 下一篇:一种山区林木用截水保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