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用多功能激光增材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1140.0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4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双全;罗奎林;何勇;冯云彪;刘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2F7/06;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用多功能激光增材修复装置,包括运动控制联动单元、环境气氛控制单元、零件加热控制单元、光纤激光发生单元、同轴视觉监测单元、加热式同轴送粉单元和多管路水冷却单元。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和不同种类材料的修复,修复的零件主要包括整体机匣、轴承座、压气机转子叶片、涡轮转子叶片等零件,修复的材料主要包括高温合金、钛合金、合金钢等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维修 本实用新型 多功能激光 修复装置 修复 合金钢 航空发动机 加热控制单元 视觉监测单元 涡轮转子叶片 水冷却单元 压气机转子 典型零件 发生单元 高温合金 光纤激光 环境气氛 联动单元 同轴送粉 运动控制 种类材料 多管路 加热式 整体机 轴承座 钛合金 同轴 叶片 | ||
【主权项】:
1.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用多功能激光增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控制联动单元、环境气氛控制单元、零件加热控制单元、光纤激光发生单元、同轴视觉监测单元、加热式同轴送粉单元和多管路水冷却单元;所述运动控制联动单元包括机器人(1)、转台(2)和导轨(3);所述环境气氛控制单元包括环境箱主体框架(4)、水监测仪(5)、氧监测仪(6)、折叠门(7)、铜触媒置换器(8)、真空泵(9)、高纯氩气罐(10)、大过渡舱(11)、小过渡舱(12);所述零件加热控制单元包括高频感应加热器(13)、仿形铜线圈(14)、红外测温仪(15)、转动云台(16);所述光纤激光发生单元包括激光发生器(17)、准直头(18)、现场总线控制柜(33);所述同轴视觉监测单元包括入射蓝光发生器(36)、蓝光反射镜(34)、移动式显示器(26);所述加热式同轴送粉单元包括温度控制器(27)、透明粉罐(28)、环形狭缝喷嘴(29)、送粉控制器(40);所述多管路水冷却单元包括冷却水制冷器(31);所述环境箱主体框架(4)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折叠门(7),所述导轨(3)设置在环境箱主体框架(4)底部,所述转台(2)设置在导轨(3)上,并与导轨(3)相适配,所述机器人(1)安设在环境箱主体框架(4)内部,所述机器人(1)上安设有准直头(18),所述准直头(18)的位置与转台(2)相对应,所述准直头(18)下方与环形狭缝喷嘴(29)连接,所述转动云台(16)设置在环境箱主体框架(4)内部上侧,所述转动云台(16)下方与红外测温仪(15)连接,所述仿形铜线圈(14)安设在环境箱主体框架(4)内部一侧,所述环境箱主体框架(4)正面从上到下依次安设有现场总线控制柜(33)、真空泵(9)和铜触媒置换器(8),所述环境箱主体框架(4)一侧外壁上安设有水监测仪(5)、氧监测仪(6)、大过渡舱(11)和小过渡舱(12),所述移动式显示器(26)通过连接杆与环境箱主体框架(4)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式显示器(26)与现场总线控制柜(33)电性连接,所述高频感应加热器(13)分别与现场总线控制柜(33)和冷却水制冷器(31)电性连接,所述冷却水制冷器(31)与激光发生器(17)连接,所述送粉控制器(40)与高纯氩气罐(10)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59114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