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仓式储能系统的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4077.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9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周锡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锡卫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储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仓式储能系统的架构。本实用新型突破业界习惯架构的集成方法,采用创新的架构设计,通过短距离横向布局安装蓄电池组串支架,大大缩短了蓄电池搬运距离,降低了安装的劳动强度,并且每一个通道都有对开的门,形成了多个独立的安装操作区间,极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不仅如此,通过各通道门上安装了温控装置和通风设备,在通道门关闭状态下进行短距离、小空间温湿度调控,有利于温湿度一致性调控;短距离通道的小空间温湿度调控不仅提高了调控效率,改善了温湿度一致性,也有效保障了蓄电池的运行环境,有利于提高蓄电池的运行寿命和提高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温湿度调控 架构 储能系统 小空间 仓式 集装箱 应用技术领域 电化学储能 短距离通道 蓄电池搬运 蓄电池组串 安装操作 横向布局 架构设计 通风设备 温控装置 有效保障 运行环境 运行寿命 通道门 调控 支架 对开 | ||
【主权项】:
1.一种集装箱仓式储能系统的架构,包括:前对开侧门(1)、后对开侧门(2)、第1电池组串支架(31)、第2电池组串支架(32)、第i电池组串支架(3i)、第n电池组串支架(3n)、第1前通道门(41)、第2前通道门(42)、第n前通道门(4n)、第1后通道门(51)、第2后通道门(52)、第n后通道门(5n)、第1通道(61)、第2通道(62)、第n通道(6n)、集装箱箱体(8),其中:电池在集装箱箱体(8)内安装在第1电池组串支架(31)、第2电池组串支架(32)、第i电池组串支架(3i)、第n电池组串支架(3n),并且在通道中向两边的支架安装及电池连接面放置在通道侧,在集装箱前后两侧的端部支架安装电池是分别通过前对开侧门(1)、后对开侧门(2)打开后进行安装;第1前通道门(41)和第1后通道门(51)、第2前通道门(42)和第2后通道门(52)、第n前通道门(4n)和第n后通道门(5n)分别打开后,构成了安装和运维的工作通道;第1前通道门(41)、第2前通道门(42)、第n前通道门(4n)、第1后通道门(51)、第2后通道门(52)、第n后通道门(5n)的各通道门上安装了温控装置和通风设备,在通道门关闭状态下进行短距离、小空间温湿度调控,有利于温湿度一致性管控;第1通道(61)、第2通道(62)、第n通道(6n)构成短距离通道,每一个通道顶部安装消防装置和照明器具,提升消防和照明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锡卫,未经周锡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48407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