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仓式储能系统的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4077.0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9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周锡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锡卫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温湿度调控 架构 储能系统 小空间 仓式 集装箱 应用技术领域 电化学储能 短距离通道 蓄电池搬运 蓄电池组串 安装操作 横向布局 架构设计 通风设备 温控装置 有效保障 运行环境 运行寿命 通道门 调控 支架 对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储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仓式储能系统的架构。本实用新型突破业界习惯架构的集成方法,采用创新的架构设计,通过短距离横向布局安装蓄电池组串支架,大大缩短了蓄电池搬运距离,降低了安装的劳动强度,并且每一个通道都有对开的门,形成了多个独立的安装操作区间,极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不仅如此,通过各通道门上安装了温控装置和通风设备,在通道门关闭状态下进行短距离、小空间温湿度调控,有利于温湿度一致性调控;短距离通道的小空间温湿度调控不仅提高了调控效率,改善了温湿度一致性,也有效保障了蓄电池的运行环境,有利于提高蓄电池的运行寿命和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化学储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仓式储能系统的架构。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以减少弃风弃光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抓手,以调峰调频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安全性为依托,以储能与新能源互补、储能与电网调峰调频紧密互动,电能互联互通为目标的储能系统商业化应用,得到电力和新能源部门的重视,储能系统广泛应用在调峰调频、削峰填谷、平抑新能源波动、电力应急、电网稳定调控等,电化学储能应用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下降,进一步促进了蓄电池储能系统的应用推广,但是技术挑战也是明显的;特别是电池的安全性面临较大压力,大数量的蓄电池单体连接运行,其温湿度控制是影响蓄电池一致性和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规模储能系统为了安装方便、有效实现温湿度控制、以及有效隔离风险提供安全性,通常采用集装箱仓室进行系统集成。众所周知,储能常用的集装箱长度达12米是宽度的5倍多,长度的两边是对开的双门,蓄电池支架顺长度方向两边摆放,通过12米的通道进行蓄电池安装操作,几十公斤的电池包靠人工在12米通道搬运安装十分不便,不仅影响安装效率,而且增加了劳动强度;不仅如此,对于12米单一长度的通道进行温湿度调控,增加了一致性调控设计和运行管控的困难,不利于储能系统的安全、高效的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装箱仓式储能系统的架构,包括:前对开侧门、后对开侧门、第1电池组串支架、第2电池组串支架、第i 电池组串支架、第n电池组串支架、第1前通道门、第2前通道门、第n前通道门、第1后通道门、第2后通道门、第n后通道门、第1通道、第2通道、第n通道、缺省断面、集装箱箱体,其中:
电池在集装箱箱体内安装在第1电池组串支架、第2电池组串支架、第 i电池组串支架、第n电池组串支架,并且在通道中向两边的支架安装及电池连接面放置在通道侧,在集装箱前后两侧的端部支架安装电池是分别通过前对开侧门、后对开侧门打开后进行安装;
第1前通道门和第1后通道门、第2前通道门和第2后通道门、第n前通道门和第n后通道门分别打开后,构成了安装和运维的工作通道;
第1前通道门、第2前通道门、第n前通道门、第1后通道门、第2后通道门、第n后通道门的各通道门上安装了温控装置和通风设备,在通道门关闭状态下进行短距离、小空间温湿度调控,有利于温湿度一致性管控;
第1通道、第2通道、第n通道构成短距离通道,每一个通道顶部安装消防装置和照明器具,提升消防和照明效果。
缺省断面是省略集装箱箱体中部分设施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仓式储能系统的架构,突破业界习惯架构的集成方法,采用创新的架构设计,通过短距离横向布局安装蓄电池组串支架,大大缩短了蓄电池搬运距离,降低了安装的劳动强度,并且每一个通道都有对开的门,形成了多个独立的安装操作区间,极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不仅如此,通过各通道门上安装了温控装置和通风设备,在通道门关闭状态下进行短距离、小空间温湿度调控,有利于温湿度一致性调控;短距离通道的小空间温湿度调控不仅提高了调控效率,改善了温湿度一致性,也有效保障了蓄电池的运行环境,有利于提高蓄电池的运行寿命和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集装箱仓式储能系统的架构示意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锡卫,未经周锡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4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