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光电耦合器的同步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95884.3 | 申请日: | 201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3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郝敏啟;魏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汉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14 | 分类号: | H03K19/1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周淑淑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的同步电路,包括火线接口L、零线接口N,电阻R1‑R20,电容C1‑C2,三极管Q1‑Q6,二极管D1‑D5、D7‑D14,光电耦合器U1‑U2,晶振Y1,集成芯片D6,变压器S1‑S6,从电网取一根火线、一根零线,经电阻R6降压输入光电耦合器U1、U2,经光电转换、电气隔离后,输出的信号是与电网同频同相的,经电阻R7、R11、R9调整,将调整后的信号输入集成芯片D6的引脚18,而电容C1、晶振Y1、电阻R3组成的震荡分频电路将集成芯片D6的引脚18输入的信号处理,在电容C2上形成锯齿波,实现同步信号的采集。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通过小体积模块化的设计也可以实现同步信号的采集。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光电耦合器 电容 集成芯片 同步电路 同步信号 晶振 引脚 输入光电耦合器 采集 信号输入集成 二极管 电气隔离 分频电路 光电转换 火线接口 零线接口 同频同相 信号处理 电网 锯齿波 模块化 三极管 降压 火线 零线 变压器 震荡 芯片 输出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光电耦合器的同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线接口L、零线接口N,电阻R1‑R20,电容C1‑C2,三极管Q1‑Q6,二极管D1‑D5、D7‑D14,光电耦合器U1‑U2,晶振Y1,集成芯片D6,变压器S1‑S6,火线接口L串联电阻R6后分别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阳极、光电耦合器U2的阴极,零线接口N分别连接光电耦合器U1的阴极、光电耦合器U2的阳极,光电耦合器U1的发射极与光电耦合器U2的集电极连接后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1的集电极连接后接电源VCC,电阻R11的另一端与光电耦合器U2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集成芯片D6的引脚18,集成芯片D6的引脚1分别连接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电阻R15的另一端、集成芯片D6的引脚4、集成芯片D6的引脚6连接后接地;集成芯片D6的引脚15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晶振Y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晶振Y1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后与集成芯片D6的引脚16连接,集成芯片D6的引脚17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集成芯片D6的引脚7串联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6的基极,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4的一端、变压器S6输入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4的另一端、变压器S6输入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S6输出线圈的一端串联二极管D13、电阻R20后连接变压器S6输出线圈的另一端;集成芯片D6的引脚8串联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1的一端、变压器S5输入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11的另一端、变压器S5输入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S5输出线圈的一端串联二极管D10、电阻R18后连接变压器S5输出线圈的另一端;集成芯片D6的引脚9串联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9的一端、变压器S4输入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9的另一端、变压器S4输入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S4输出线圈的一端串联二极管D8、电阻R13后连接变压器S4输出线圈的另一端;集成芯片D6的引脚10串联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7的一端、变压器S3输入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7的另一端、变压器S3输入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S3输出线圈的一端串联二极管D5、电阻R10后连接变压器S3输出线圈的另一端;集成芯片D6的引脚11串联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一端、变压器S2输入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4的另一端、变压器S2输入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S2输出线圈的一端串联二极管D3、电阻R5后连接变压器S2输出线圈的另一端;集成芯片D6的引脚12串联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一端、变压器S1输入线圈的一端,二极管D2的另一端、变压器S1输入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后接电源VCC,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变压器S1输出线圈的一端串联二极管D1、电阻R2后连接变压器S1输出线圈的另一端;集成芯片D6的引脚13接电源VCC;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串联二极管D12后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汉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汉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09588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插拔独立式静电容键盘开关
- 下一篇:基于恒温晶振的锁频环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