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浸水煤生产腐殖酸钠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1713.5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4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嘴山市宁鸿炭素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H7/00 | 分类号: | C08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753204 宁夏回族自***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使用浸水煤生产腐殖酸钠的设备,包括:储煤仓、水碾机、集浆罐、浆槽、反应釜、液态烧碱存储器、固态烧碱存储器、泄沉渣槽、烘干萃取锅、钢质沉渣池、电加热导热油炉和自动计量包装机。本实用新型具有绿色、环保、洁净、无公害的特性,能够避免大面积占用土地晾晒造成污水往地下渗漏、人工翻晒妨害健康、产量低以及人工成本高等弊端。本实用新型中,将原料煤浸水作业,能够抑制原料煤在加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利用电加热导热油炉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无气体排放,在密闭的车间里烘干萃取腐植酸钠成品,既能摆脱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又能避免风吹和下雨对产品的污损。本实用新型使用设备少,生产工艺简单,可大批量生产腐殖酸钠。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浸水 腐殖酸钠 电加热导热油炉 存储器 原料煤 烘干 自动计量包装机 粉尘污染 腐植酸钠 气体排放 人工成本 生产过程 使用设备 液态烧碱 烧碱 沉渣槽 沉渣池 储煤仓 反应釜 萃取锅 密闭 翻晒 风吹 浆槽 浆罐 污损 萃取 生产工艺 晾晒 渗漏 生产 自然环境 无公害 洁净 占用 车间 污水 地下 环保 土地 健康 | ||
【主权项】:
1.一种使用浸水煤生产腐殖酸钠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煤仓(1)、水碾机(2)、集浆罐(3)、浆槽(4)、反应釜(5)、液态烧碱存储器(6)、固态烧碱存储器(7)、泄沉渣槽(8)、烘干萃取锅(9)、钢质沉渣池(10)、电加热导热油炉(11)和自动计量包装机(12);所述储煤仓(1)的原料煤入口(13)上方设置有喷水器(14),所述喷水器(14)与水源(15)连通,所述储煤仓(1)内设置有原料煤分选器(16);所述储煤仓(1)的出口通过第一输送装置(17)与所述水碾机(2)的入口连通;所述集浆罐(3)包括主罐(28)和旁通罐(29),所述水碾机(2)的出口与所述主罐(28)的入口连通,所述主罐(28)内设置有第一搅拌器(31)和pH值电子传感器(27),所述主罐(28)侧壁的底部与所述旁通罐(29)侧壁的底部连通,所述旁通罐(29)内设置有第二输送装置(18);所述旁通罐(29)通过第二输送装置(18)与所述浆槽(4)的一端连通,所述浆槽(4)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出口,所述浆槽(4)的多个出口分别与所述反应釜(5)的入口连通;所述水源(15)还分别与所述水碾机(2)和浆槽(4)连通,所述液态烧碱存储器(6)和固态烧碱存储器(7)分别与所述水碾机(2)、集浆罐(3)和浆槽(4)连通;所述反应釜(5)内设置有第二搅拌器(32)和pH值电子传感器(27),所述反应釜(5)的侧壁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出口(19),所述反应釜(5)的底部设置为漏斗形结构,所述漏斗形结构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口(20),靠近所述反应釜(5)顶部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三出口(34),多个所述第一出口(19)、第二出口(20)和多个所述第三出口(34)分别设置有阀门;多个所述第一出口(19)分别与所述烘干萃取锅(9)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出口(20)与所述泄沉渣槽(8)的一端连通,所述泄沉渣槽(8)的另一端与所述钢质沉渣池(10)连通,多个所述第三出口(34)与所述水碾机(2)的入口连通;所述烘干萃取锅(9)设置为水平放置的下部为半圆形上部为矩形的结构,所述烘干萃取锅(9)内轴向设置有旋转刮板(21),所述旋转刮板(21)的前端与所述烘干萃取锅(9)的内壁接触,所述烘干萃取锅(9)的顶面、沿所述烘干萃取锅(9)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蒸汽出口(22),所述烘干萃取锅(9)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23),所述出料口(23)通过第三输送装置(24)与所述自动计量包装机(12)连通,所述出料口(23)设置有闭合装置(25);所述烘干萃取锅(9)的裙部和底部设置有导热油层(26),所述钢质沉渣池(10)的裙部也设置有导热油层(26),所述电加热导热油炉(11)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导热油层(26)的入口连通,所述导热油层(26)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导热油炉(11)的回油口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嘴山市宁鸿炭素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石嘴山市宁鸿炭素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92171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低酯果胶提取制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复合硅胶泡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