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线啮合蜗杆提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5436.4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1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燕;陈航瀚;汪献伟;刘伟;李秀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1/20 | 分类号: | F16H1/20;F16H55/22;F16H55/17;F16H55/08;B66D1/1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清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线啮合蜗杆提升机构。本实用新型中的蜗杆蜗轮和齿轮的齿形既有渐开线又有圆弧,即轮齿齿高的一半为渐开线凸齿廓,另一半为过渡曲线的凹齿廓,工作时,不同的齿廓曲线相啮合将呈现出不同的啮合效果。当过渡曲线齿廓与渐开线齿廓相啮合时,表现为点接触;当渐开线齿廓与渐开线齿廓相啮合时,表现为线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特色之处在于:1)将齿轮的点线啮合推广到蜗杆蜗轮的点线啮合,进一步丰富了齿轮点线啮合的理论体系,拓宽了蜗杆传动的应用范围。2)蜗杆与斜齿轮的点线啮合,降低了加工难度,扩展了蜗杆传动的内涵和外延。3)点线啮合蜗轮兼具渐开线蜗轮和圆弧蜗轮的双重优点,强度更高。 | ||
搜索关键词: | 啮合 点线 本实用新型 渐开线齿廓 齿轮 过渡曲线 啮合蜗杆 提升机构 蜗杆传动 蜗杆蜗轮 蜗轮 机械传动技术 渐开线凸齿廓 渐开线蜗轮 齿廓曲线 理论体系 双重优点 凹齿廓 点接触 渐开线 线接触 斜齿轮 齿廓 齿形 轮齿 蜗杆 表现 加工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点线啮合蜗杆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斜齿轮(1)和第二斜齿轮(2),所述的第二斜齿轮(2)中心固定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的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圆锥齿轮(3),所述的第一圆锥齿轮(3)上啮合有第二圆锥齿轮(4),所述的第二圆锥齿轮(4)上固定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的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蜗杆(5),所述的蜗杆(5)上啮合有传动轮(6),所述的传动轮(6)为蜗轮或第三斜齿轮,所述的传动轮(6)上固定有第三连接轴,所述的第三连接轴上固定有第四斜齿轮(7),所述的第四斜齿轮(7)上啮合有第五斜齿轮(8),所述的第五斜齿轮(8)的端面固定有滚筒(9),且滚筒(9)与第五斜齿轮(8)的回转轴线重合,所述的滚筒(9)上缠绕有用于使重物(10)提升或下降的牵引绳,所述的提升机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取第一斜齿轮(1)和第二斜齿轮(2)的齿数、法面模数、端面模数、法面压力角、端面压力角和分度圆螺旋角分别为z1、z2、mn1、mn2、mt1、mt2、αn1、αn2、αt1、αt2、β1、β2,其中z1、z2的取值在满足不根切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自定;β1、β2常取8°‑20°,且满足β1=β2;mn1、mn2、αn1、αn2可根据需要自定或从齿轮手册取值,但须满足:mn1cosαt1/cosβ1=mn2cosαt2/cosβ2,2)αt1=arctg(tgαn1/cosβ1),αt2=arctg(tgαn2/cosβ2);2)取第一圆锥齿轮(3)和第二圆锥齿轮(4)的齿数、大端模数、大端压力角分别为z3、z4、m3、m4、α3、α4,其中z3、z4的取值在满足不根切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自定;m3、m4、α3、α4可根据需要自定或从齿轮手册取值,但必须满足m3cosα3=m4cosα4;3)取蜗杆(5)的头数、直径系数、轴面模数及轴面压力角分别为z5、q5、mx5、αx5,其中z5通常取1、2、4、6;q5的取值可参考齿轮设计手册;mx5、αx5可根据需要自定或从齿轮手册取值,但具体取值与传动轮(6)的端面模数和端面压力角有关;蜗杆(5)的分度圆导程角γ5=arctanz5/q5度;4)取传动轮(6)的齿数、分度圆螺旋角、端面模数及端面压力角分别z6、β6、mt6、αt6,当传动轮(6)为蜗轮时,z6的取值范围常在28~80之间;当传动轮(6)为第三斜齿轮时,z6的取值在满足不根切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自定;β6可根据需要自定;mt6、αt6可根据需要自定或从齿轮手册取值,但必须满足:mx5cosαx5=mt6cosαt6,且αx5<αt6,在蜗杆(5)与传动轮(6)两轴夹角为90度的情况下,还满足β6=γ5;5)取第四斜齿轮(7)和第五斜齿轮(8)的齿数、法面模数、端面模数、法面压力角、端面压力角和分度圆螺旋角分别为z7、z8、mn7、mn8、mt7、mt8、αn7、αn8、αt7、αt8、β7、β8,其中z7、z8取值在满足不根切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自定;β7、β8常取8°~20°,且满足β7=‑β8;mn7、mn8、αn7、αn8可根据需要自定或从齿轮手册取值,但须满足:mn7cosαt7/cosβ7=mn8cosαt8/cosβ8,αt7=arctg(tgαn7/cosβ7),αt8=arctg(tgαn8/cosβ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84543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压力角双蜗杆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齿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