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Ti/Ni/Ag材料体系的基片集成波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5057.4 | 申请日: | 2018-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8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高杨;文数文;李君儒;张大鹏;许夏茜;刘婷婷;郭辉辉;韩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3/08 | 分类号: | H01P3/08;H01P1/203;H01P5/18;H01P7/08;H01P5/16;H01P1/387;H01Q13/10;H01P11/00;H01L2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Ti/Ni/Ag材料体系的基片集成波导结构,由通孔、W覆盖层、钝化层、正面Ti/Ni/Ag金属叠层、Si衬底、背面金属叠层构成。其中,正面Ti/Ni/Ag金属叠层具有图形化;Si衬底为高阻Si。本实用新型的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可以避免正面金属为Au时对IC工艺线的污染问题以及正面金属为Cu时带来的工艺过程复杂问题,能满足制造过程与IC工艺的兼容从而大大降低了批量生产的成本,并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在该材料体系中引入比Au和Cu具有更低电阻率的Ag,使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具有更小的传输损耗,即器件具有更小的插入损耗,从而提高了器件射频性能。此外,加入钝化层可以有效防止Ag的电迁移。最后,其打孔工艺不完全将衬底打穿,避免了在后面IC工艺中衬底吸附漏真空的问题。通过这种简洁的方案很好的解决了IC工艺中高深宽比通孔刻蚀的难题,彻底解决工艺兼容性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基片集成波导结构 衬底 材料体系 金属叠层 本实用新型 钝化层 通孔 生产周期 金属 工艺兼容性 插入损耗 传输损耗 打孔工艺 低电阻率 复杂问题 高深宽比 工艺过程 射频性能 污染问题 制造过程 电迁移 覆盖层 图形化 高阻 刻蚀 吸附 背面 兼容 引入 生产 | ||
【主权项】:
1.Ti/Ni/Ag材料体系的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孔、W覆盖层、钝化层、正面Ti/Ni/Ag金属叠层、Si衬底、背面金属叠层构成;其中,正面Ti/Ni/Ag金属叠层具有图形化;Si衬底为高阻S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28505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交叉耦合自零点宽带双工器
- 下一篇:一种腔体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