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离心摩擦式绕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3163.1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8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嘉思慧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18/26;B65H4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孟仕杰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布器,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离心摩擦式绕布器,不仅可以通过离心轴将布轴压紧,将布绕在布轴上,还可以通过撑布器将布平铺,而且可以通过拖箱组将布轴拆下,运送出箱体。离心轴一端与箱体相连接;撑布器固定在箱体的右上部;横移电机组固定在箱体的右侧,横移电机组通过皮带与拖箱组相连接;拖箱组位于箱体的内部;转动电机组固定在箱体的上部,转动电机组下部与离心轴啮合;压紧器固定在箱体的左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离心 摩擦 式绕布器 | ||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离心摩擦式绕布器,包括离心轴(1)、撑布器(2)、横移电机(3)、拖箱(4)、转动电机(5)、压紧器(6)、箱体(7),其特征在于:离心轴(1)由齿轮(1‑1)、布轴(1‑2)、离心轴壳(1‑3)、支架(1‑4)、离心撑(1‑5)组成;齿轮(1‑1)通过轴承安装在箱体(7)上,齿轮(1‑1)离心撑(1‑5))上部与转动电机(5)啮合;布轴(1‑2)为圆柱体,布轴(1‑2)套在离心轴壳(1‑3)上;离心轴壳(1‑3)为中空圆柱体,离心轴壳(1‑3)一端固定在齿轮(1‑1)上;支架(1‑4)设有三个脚,支架(1‑4)设有两个,支架(1‑4)固定在离心轴壳(1‑3)的两端;离心撑(1‑5)位于离心轴壳(1‑3)的内部,离心撑(1‑5)中部与支架(1‑4)相接触;齿轮(1‑1)由大齿轮(1‑1‑1)、连接螺丝(1‑1‑2)、齿轮轴(1‑1‑3)、齿轮轴承(1‑1‑4)组成;大齿轮(1‑1‑1)为圆形,大齿轮(1‑1‑1)上加工有四个通孔,大齿轮(1‑1‑1)左侧与离心轴壳(1‑3)固定在一起,大齿轮(1‑1‑1)上部与转动电机(5)啮合;连接螺丝(1‑1‑2)设有四个,连接螺丝(1‑1‑2)穿过大齿轮(1‑1‑1),连接螺丝(1‑1‑2)左侧与离心轴壳(1‑3)螺纹配合;齿轮轴(1‑1‑3)位于大齿轮(1‑1‑1)的右侧;齿轮轴承(1‑1‑4)设有两个,齿轮轴承(1‑1‑4)位于齿轮轴(1‑1‑3)上,齿轮轴承(1‑1‑4)与齿轮轴(1‑1‑3)过盈配合;离心轴壳(1‑3)由离心撑槽(1‑3‑1)、支架螺孔(1‑3‑2)、轴体(1‑3‑3)组成;离心撑槽(1‑3‑1)设有两组,每组设有三个,离心撑槽(1‑3‑1)与离心撑(1‑5)相接触;支架螺孔(1‑3‑2)设有六组,每组设有两个,支架螺孔(1‑3‑2)位于轴体(1‑3‑3)的两侧,支架螺孔(1‑3‑2)通过螺丝与支架(1‑4)固定在一起;轴体(1‑3‑3)为圆柱体,轴体(1‑3‑3)一端与大齿轮(1‑1‑1)固定在一起;支架(1‑4)由支架座(1‑4‑1)、支架杆(1‑4‑2)、轴孔(1‑4‑3)组成;支架座(1‑4‑1)为方形,支架座(1‑4‑1)上加工有两个通孔,支架座(1‑4‑1)焊接在支架杆(1‑4‑2)的下部;支架杆(1‑4‑2)设有三个,支架杆(1‑4‑2)焊接在轴孔(1‑4‑3)的外部;轴孔(1‑4‑3)位于支架(1‑4)的中部,轴孔(1‑4‑3)与离心撑(1‑5)相接触;离心撑(1‑5)由中间环(1‑5‑1)、中间轴(1‑5‑2)、推杆(1‑5‑3)、摩擦片(1‑5‑4)、连杆(1‑5‑5)、弹簧(1‑5‑6)组成;中间环(1‑5‑1)设有两个,中间环(1‑5‑1)固定在中间轴(1‑5‑2)上,中间环(1‑5‑1)上加工有三个通孔;中间轴(1‑5‑2)两端与支架(1‑4)相接触;推杆(1‑5‑3)为十字状,推杆(1‑5‑3)上部通过销与连杆(1‑5‑5)相连接,推杆(1‑5‑3)下部通过螺丝与摩擦片(1‑5‑4)相连接;摩擦片(1‑5‑4)为弧状,摩擦片(1‑5‑4)位于推杆(1‑5‑3)的下部;连杆(1‑5‑5)一端与中间环(1‑5‑1)相连接,连杆(1‑5‑5)一端与推杆(1‑5‑3)相连接;弹簧(1‑5‑6)套在推杆(1‑5‑3)上,弹簧(1‑5‑6)下部与轴体(1‑3‑3)相接触;撑布器(2)由撑布架(2‑1)、撑布电机(2‑2)、螺纹套(2‑3)、螺纹杆(2‑4)、撑布弹簧(2‑5)、轴块(2‑6)、撑布轮(2‑7)组成;撑布架(2‑1)设有两个,撑布架(2‑1)上部与箱体(7)固定在一起,撑布架(2‑1)中部加工有长方形槽;撑布电机(2‑2)固定在撑布架(2‑1)的中部;螺纹套(2‑3)为圆柱状,螺纹套(2‑3)内部加工有螺纹,螺纹套(2‑3)上部通过螺丝固定在撑布电机(2‑2)的转轴上,螺纹套(2‑3)下部与螺纹杆(2‑4)螺纹配合;螺纹杆(2‑4)下部通过螺丝固定在轴块(2‑6)上;撑布弹簧(2‑5)套在螺纹杆(2‑4)上,撑布弹簧(2‑5)上部与撑不架(2‑1)相接触,撑布弹簧(2‑5)下部与轴块(2‑6)相接触;轴块(2‑6)中部加工有轴孔,轴块(2‑6)与支撑架(2‑1)滑动配合,轴块(2‑6)与撑布轮(2‑7)的转轴相接触;撑布轮(2‑7)设有两个,撑布轮(2‑7)固定在转轴上,撑布轮(2‑7)的转轴与轴块(2‑7)相接触;横移电机(3)由横移电机(3‑1)、带轮(3‑2)组成;横移电机(3‑1)固定在箱体(7)的右侧中部;带轮(3‑2)固定在横移电机(3‑1)的转轴上,带轮(3‑2)为双层带轮,带轮(3‑2)通过皮带与拖箱(4)相连接;拖箱(4)由拖箱架(4‑1)、螺杆(4‑2)、升降电机(4‑3)、滚轮(4‑4)组成;拖箱架(4‑1)位于箱体(7)的内部;螺杆(4‑2)上部与拖箱架(4‑1)相连接,螺杆(4‑2)下部与升降电机(4‑3)啮合;升降电机(4‑3)固定在拖箱架(4‑1)的右下侧;滚轮(4‑4)设有四个,滚轮(4‑4)固定在拖箱架(4‑1)的下部;拖箱架(4‑1)由卡槽(4‑1‑1)、托盘(4‑1‑2)、滑动架(4‑1‑3)、皮带轮(4‑1‑4)、孔槽(4‑1‑5)、下轴承座(4‑1‑6)、上轴承座(4‑1‑7)、螺丝杆(4‑1‑8)、拖箱(4‑1‑9)组成;卡槽(4‑1‑1)为弧状,卡槽(4‑1‑1)垂直焊接在托盘(4‑1‑2)的一端;托盘(4‑1‑2)为弧状,托盘(4‑1‑2)与滑动架(4‑1‑3)滑动配合;滑动架(4‑1‑3)设有两个,滑动架(4‑1‑3)焊接在拖箱(4‑1‑9)的上部;皮带轮(4‑1‑4)设有两个,皮带轮(4‑1‑4)固定在螺螺丝杆(4‑1‑8)上,皮带轮(4‑1‑4)通过皮带与横移电机(3)相连接;孔槽(4‑1‑5)位于拖箱(4‑1‑9)的上部,孔槽(4‑1‑5)设有两个,孔槽(4‑1‑5)一个为通孔,孔槽(4‑1‑5)一个为凹槽孔;下轴承座(4‑1‑6)位于拖箱(4‑1‑9)的下部,下轴承座(4‑1‑6)与螺杆(4‑2)下部相接触;上轴承座(4‑1‑7)位于托盘(4‑1‑2)的下部,上轴承座(4‑1‑7)与螺杆(4‑2)的上部相接处;螺丝杆(4‑1‑8)设有两个,螺丝杆(4‑1‑8)两端与箱体(7)相连接,螺丝杆(4‑1‑8)中部与拖箱(4‑1‑9)螺纹配合;拖箱(4‑1‑9)上部横向加工有两个螺纹孔;螺杆(4‑2)由顶珠(4‑2‑1)、螺杆一(4‑2‑2)、螺杆二(4‑2‑3)、水平斜齿轮(4‑2‑4)、固定片(4‑2‑5)、轴承(4‑2‑6)组成;顶珠(4‑2‑1)位于固定片(4‑2‑5)的上部,顶珠(4‑2‑1)上部与托盘(4‑1‑2)下部相接触;螺杆一(4‑2‑2)上部与上轴承座(4‑1‑7)相接触,螺杆一(4‑2‑2)穿过拖箱(4‑1‑9);螺杆二(4‑2‑3)上部与拖箱(4‑1‑9)相接触,螺杆二(4‑2‑3)与螺杆一(4‑2‑2)相接触,螺杆二(4‑2‑3)下部与下轴承座(4‑1‑6)相接触;水平斜齿轮(4‑2‑4)固定在螺杆二(4‑2‑3)的下部,水平斜齿轮(4‑2‑4)右侧与竖直斜齿轮(4‑3‑1)啮合;固定片(4‑2‑5)为圆形,固定片(4‑2‑5)上部加工有球面凹槽,固定片(4‑2‑5)通过螺丝固定在螺杆一(4‑2‑2)的上部;轴承(4‑2‑6)位于螺杆二(4‑2‑3)的下部,轴承(4‑2‑6)位于下轴承座(4‑1‑6)内部;升降电机(4‑3)由竖直斜齿轮(4‑3‑1)、升降电机(4‑3‑2)组成;竖直斜齿轮(4‑3‑1)固定在升降电机(4‑3‑2)的左侧转轴上,竖直斜齿轮(4‑3‑1)左侧与水平斜齿轮(4‑2‑4)啮合;升降电机(4‑3‑2)固定在拖箱(4‑1‑9)的右下侧;滚轮(4‑4)由滚轮架(4‑4‑1)、轨道轮(4‑4‑2)、轨道轴承(4‑4‑3)组成;滚轮架(4‑4‑1)为n字形,滚轮架(4‑4‑1)通过螺丝固定在拖箱(4‑1‑9)的下部,滚轮架(4‑4‑1)下部加工有轴承座;轨道轮(4‑4‑2)中部为凹槽状,轨道轮(4‑4‑2)两端与轨道轴承(4‑4‑3)相连接;轨道轴承(4‑4‑3)设有两个,轨道轴承(4‑4‑3)与轨道轮(4‑4‑2)过盈配合;转动电机(5)由转动电机(5‑1)、联轴节(5‑2)、蜗杆架(5‑3)、蜗杆(5‑4)、蜗杆轴承(5‑5)组成;转动电机(5‑1)固定在箱体(7)的左上侧;联轴节(5‑2)一端与转动电机(5‑1)的转轴固定在一起,联轴节(5‑2)一端与蜗杆(5‑4)左端固定在一起;蜗杆架(5‑3)固定在箱体(7)的上部;蜗杆(5‑4)蜗杆架(5‑3)的下部,蜗杆(5‑4)下部与大齿轮(1‑1‑1)啮合;蜗杆轴承(5‑5)位于蜗杆(5‑4)的右侧;压紧器(6)由弹簧座(6‑1)、拉紧弹簧(6‑2)、拉紧架(6‑3)、从动轮(6‑4)组成;弹簧座(6‑1)左侧通过螺丝固定在箱体(7)的左侧;拉紧弹簧(6‑2)一端与弹簧座(6‑1)相连接,拉紧弹簧(6‑2)一端与拉紧架(6‑3)相连接;拉紧架(6‑3)一端与弹簧座(6‑1)通过销相连接,拉紧架(6‑3)一端与从动轮(6‑4)相连接;从动轮(6‑4)与拉紧架(6‑3)相连接;离心轴(1)一端与箱体(7)相连接;撑布器(2)固定在箱体(7)的右上部;横移电机(3)固定在箱体(7)的右侧,横移电机(3)通过皮带与拖箱(4)相连接;拖箱(4)位于箱体(7)的内部;转动电机(5)固定在箱体(7)的上部,转动电机(5)下部与离心轴(1)啮合;压紧器(6)固定在箱体(7)的左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嘉思慧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永嘉思慧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1316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打印有纸记录仪用卷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打印机纸卷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