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级联双活塞双阻尼的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66244.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7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崔月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久硕新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6 | 分类号: | F16F9/16;F16F9/32;F16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18 北京市顺义区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采用级联双活塞双阻尼的减振器及采用该减振器的车辆,大筒体内采用的第一级活塞配置低刚度的螺旋弹簧和微多孔金属材料作为阻尼元件和中低粘度的液压油作为阻尼介质来快速适应地面的冲击和实时跟随车轮的上下位移;上部车身相连接的第二级活塞组合采用高刚度的碟簧组件,利用碟簧片的变形弛豫能力降低强振动激励条件下的冲击,碟簧片与片之间采用高粘度的工业黄油或液体橡胶作阻尼介质,在碟簧片之间挤压时形成内摩擦和阻尼作用,本发明的级联双活塞筒体双阻尼的减振器具有优秀的防冲击和减振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级联 活塞 阻尼 减振器 | ||
【主权项】:
1.采用级联双活塞双阻尼的减振器及采用该减振器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该减振器主要包括以下零部件:位于下部的大筒体(16),可以在大筒体(16)内上下往复运动、位于中部的第1级活塞筒体(32),级联于第1级活塞筒体内并可以在其中上下往复运动、位于上部的第2级活塞筒体(7);第1级活塞筒体(32)和下部的大筒体(16)之间采用油封组件(11)和压紧元件(10)实现动密封,主活塞组件(14)固定连接于第1级活塞筒体(32)的下部并且可以在大筒体(16)的内部跟随第1级活塞筒体实现上下往复运动,浮动活塞组件(27)位于大筒体(16)的下部、可以上下运动并起到油封作用,与浮动活塞组件(27)相连接、起到背压支撑作用的金属螺旋弹簧制作的弹性元件(18),对弹性元件(18)起支撑作用的下密封盖(19),在主活塞组件(14)和浮动活塞组件(27)之间的支撑螺旋弹簧(17),大筒体(16)的内部、上部油封组件(11)和浮动活塞组件(27)之间的空间填充有中低粘度的液压油A,主活塞组件(14)采用具有三维群孔的梯度微多孔金属材料(15)作为阻尼元件,中低粘度的液压油A在流动通过微多孔金属材料(15)的孔隙时、二者之间相对运动产生内摩擦形成第1级阻尼;第2级活塞筒体(7)和第1级活塞筒体(32)之间通过上部的油封组件(35)和压紧元件(8)构成动密封,中心导向杆(31)位于第1级活塞筒体(32)内部的中心并且连接于第1级活塞筒体的底部,碟簧组件(30)套装在中心导向杆(31)上并被第2级活塞筒体(7)的底部压住,碟簧组件(30)及其碟簧的片与片之间所保持的中高粘度的液压油B在受到碟簧挤压、剪切时产生的界面摩擦形成第2级阻尼;上部安装接头组件(1)‑(6) 和第2级活塞筒体(7)相连接,下部安装接头组件(20)‑(24)通过下密封盖(19)与大筒体(16)相连接,第1级活塞筒体内的碟簧片在受压变形及弹性回复的过程中均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加上双阻尼对振动的能量转换和吸收作用,本发明的级联双活塞筒体双阻尼的减振器具有防冲击和减振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久硕新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久硕新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6624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砂型旋转黏滞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液压阻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