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电模拟与放电分解气体监测一体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34145.4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强;李康;韩冬;邱宗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17;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放电模拟及放电分解气体监测一体化的装置,包括光源及信号处理模块、密封气体容器、穿墙接线法兰盘、高压穿墙套管、低压穿墙套管、充放气阀门、支撑座、高压极板、低压极板、信号激发模块、准直光纤头、微音器、绝缘支撑、信号激发模块法兰盖。其特征在于:光源及信号处理模块放置在密封气体容器外部,通过光纤、线缆与密封气体容器上的穿墙接线法兰盘连接,穿墙接线法兰盘另一侧分别连接准直光纤头和微音器。工作时,在高压极板的针电极处产生放电,并激发绝缘气体产生分解,光源及信号处理模块发出的激光光束通过准直光纤头射入信号激发模块,光束激发对应吸收频率的气体组分,并在信号激发模块内部产生声压信号,微音器探测声压信号,进而获得对应气体组分的浓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模拟 分解 气体 监测 一体化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放电模拟及放电分解气体监测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光源及信号处理模块(410)、密封气体容器(49)、穿墙接线法兰盘(48)、高压穿墙套管(45)、低压穿墙套管(44)、充放气阀门(411)、支撑座(46)、高压极板(41)、低压极板(43)、信号激发模块(42)、准直光纤头(40)、微音器(47)、绝缘支撑(412),以及信号激发模块法兰盖(413);光源及信号处理模块(410)放置在密封气体容器(49)外部,通过光纤与密封气体容器(49)上的穿墙接线法兰盘(48)连接,穿墙接线法兰盘(48)另一侧分别连接准直光纤头(40)和微音器(47);穿墙接线法兰盘(48)安装在密封气体容器(49)侧壁上;所述信号激发模块(42)、准直光纤头(40)、微音器(47)共同构成气体检测单元,所述气体检测单元有多个,数量由检测气体种类决定;每种检测气体组分设置1个气体检测单元,多个气体检测单元绕低压极板(43)中心线成中心对称排列;所述信号激发模块法兰盖(413)设置在气体检测单元上部,即信号激发模块(42)、准直光纤头(40)、微音器(47)均为多个,数量根据检测气体种类确定;所述高压极板(41)包括极板(41‑1)和针电极(41‑2),针电极(41‑2)的中心线与低压极板(43)的中心线,以及信号激发模块法兰盖(413)的中心线重合;针电极(41‑2)的中心线与每个信号激发模块(42)中心线的距离相等;所述信号激发模块法兰盖(413)为平板型结构,导体材料制作,优选为黄铜或铝合金材料,开有外圈固定孔(413‑1)、内圈固定孔(413‑2),优选均布各6个;信号激发模块法兰盖(413)与多个信号激发模块(42)安装固定后,与信号激发模块(42)中心腔体对应位置开有多个通气孔(413‑3),所述的通气孔(413‑3)的中心线与信号激发模块(42)中心线重合或平行;密封气体容器(49)内部充有绝缘气体,充放气阀门(411)设置在密封气体容器(49)侧壁上,用于密封气体容器(49)抽真空和充入绝缘气体,高压穿墙套管(45)设置在密封气体容器(49)顶部,且与高压极板(41)导通;低压穿墙套管(44)设置在密封气体容器(49)底部,低压极板(43)通过支撑座(46)安装在密封气体容器(49)内部下侧,且与低压穿墙套管(49)导通;信号激发模块(42)安装在低压极板(43)上面,绝缘支撑(412)安装在信号激发模块(42)上面,高压极板(41)安装在绝缘支撑(412)上面,且与信号激发模块(42)绝缘,准直光纤头(40)安装在低压极板(43)的准直光纤头安装孔(43‑1)处,且信号激发模块(42)中心线、低压极板(43)的准直光纤头安装孔(43‑1)中心线、准直光纤头(40)中心线三者重合;微音器(47)安装在信号激发模块(42)的中部侧壁上,且微音器(47)中心线与准直光纤头(42)中心线垂直。所述低压极板(43)、信号激发模块(42)、信号激发模块法兰盖(413)导通、电位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3414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读光谱分析试样的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护性能优异的光谱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