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叶状纳米氧化铜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17401.9 | 申请日: | 2018-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9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云;龙飞;周云鹏;余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72 | 分类号: | B01J23/72;B01J35/02;C02F1/3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叶状纳米氧化铜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解决了氧化铜光催化性能比较差的难题。本发明将溶剂控制沉淀法应用于氧化铜的制备,制得了单斜晶体结构的竹叶状纳米氧化铜,其长400-600nm,宽约100nm。本发明应用溶剂控制沉淀法,先用络合剂甲酰胺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有机金属铜络合物,再滴入适量氨水,形成氢氧化四氨合铜溶液,添加有机溶剂乙二醇控制氧化铜的粒径,加热溶液,得到氧化铜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可见光催化性能优异的粉末状纳米氧化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容易,有利于生产实践的广泛应用。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叶 纳米 氧化铜 可见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竹叶状纳米氧化铜可见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粉末状单斜晶系氧化铜,颗粒长400-600nm,宽100nm,应用溶剂控制沉淀法制得,制备方法是先用络合剂甲酰胺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有机金属铜络合物,滴入适量氨水,得到氢氧化四氨合铜溶液,再加入适量的乙二醇有机溶剂,控制产品的粒径,加热溶液,得到黑色沉淀物,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后即得竹叶状纳米氧化铜可见光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1740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