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堤岸边坡乔木浅穴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7882.5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6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海木;吕国梁;黄建明;林思慧;张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春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2;A01G23/04;A01G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堤岸边坡乔木浅穴种植方法,按以下具体种植步骤进行:(1)种植穴挖设;(2)须根引导管预埋;(3)底层垫土;(4)苗木种植;(5)土球固定;(6)防风机构设置;(7)养护。通过须根引导管预埋和底层垫土的步骤,有效加强对须根的引导,使须根沿着堤岸边坡向内生长,有效确保苗木存活后的稳定性和抗风性,为苗木的后续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土球固定和防风机构设置的步骤,有效在种植前期对苗木形成稳固的保护,防止其被大风侵袭,有效适应浅穴种植,确保苗木浅穴种植的存活率。通过养护步骤,防止大量水流进种植土壤内导致烂根的同时,确保苗木成长必须的水分,进一步提高苗木在不保水的浅穴内种植的存活率。 | ||
搜索关键词: | 须根 苗木 种植 边坡 堤岸 防风机构 存活率 底层垫 引导管 土球 预埋 乔木 养护 苗木种植 有效加强 抗风性 种植穴 生长 保水 烂根 向内 侵袭 存活 生态 稳固 大风 土壤 | ||
【主权项】:
1.一种生态堤岸边坡乔木浅穴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具体种植步骤进行:(1)种植穴挖设:沿堤岸的同一高度按等间隔进行种植穴挖设,种植穴的直径不超过110cm,最大深度,即种植穴最内侧深度不超过120cm,种植穴的外侧通过控根器进行围挡形成直径不超过110cm,深度不超过120cm的种植穴,所述控根器底部需埋入土层10cm以上;(2)须根引导管预埋:通过钢管沿种植穴底端以及内侧进行均匀打孔,打孔后将须根引导管预埋于相应的孔内;(3)底层垫土:往种植穴底端以及内侧加入一层垫土,所述垫土的厚度不超过20cm,垫土是由常规种植土按1:1均匀掺入蘑菇土后形成;(4)苗木种植:将苗木土球直径控制在70cm以内,种植前土球上喷洒“国光牌”根动力与敌磺钠稀释剂,将苗木移植入相应的种植穴的正中间,苗木移植入相应的种植穴内以后,在种植穴的外侧以及土球表面加入种植土,种植土添加至高出土球顶部20cm以上;(5)土球固定:在土球的外缘边处按等角度固定插入多根相应的钢筋,有效对土球进行固定,钢筋要求插入种植穴底部20cm以上;(6)防风机构设置:每相邻6‑10棵苗木之间设置有一套相应的防风机构,所述防风机构包含两根并排夹设于相邻6‑10棵苗木上的钢管,钢管夹设点设置于苗木距离土球面2‑3m处,两根并排设置的钢管在与苗木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相应的半圆形锁紧板,位置相对应的半圆形锁紧板分别通过相应的螺栓进行固接,固接后的两个半圆形锁紧板形成套在苗木外侧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相应的苗木之间挤压装置有相应的废旧轮胎套;所述两根并排设置的钢管在相邻两棵苗木之间分别通过螺栓固接有相应的连杆,所述连杆水平固接到道路路沿石上;所述连杆与钢管连接的一端通过螺栓向下倾斜固接有相应的拉杆,所述拉杆未固接到连杆的一端固接到堤岸的下方;(7)养护:在苗木种植后40天内,全天候进行根系浇水和苗木枝干树冠常规喷湿养护,根系浇水采用常规滴灌技术进行,苗木枝干树冠常规喷湿养护采用常规雾化喷洒技术进行,防止大量水流进种植土壤内导致烂根的同时,确保苗木成长必须的水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春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春天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0788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