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究复杂条件下岩土蠕变规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05855.4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张罗送;唐采荧;丁力;孙涛;李洪亚;余意;兰俊;高进;黎照;高素芳;唐宏宇;谢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研究复杂条件下岩土蠕变规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方形无盖盒体;步骤2:制备岩土试块;步骤3:组装试验装置:步骤4:在加压前记录水平距离;步骤5:加压至F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究 复杂 条件下 岩土 规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研究复杂条件下岩土蠕变规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方形无盖盒体(14);步骤2:制备岩土试块;步骤3:组装试验装置:选取刚度分别为K1、K2的弹簧(2),并在两弹簧(2)两端各焊接一块磁铁(8),然后组装高地应力模拟装置(10)而后将两弹簧(2)分别安装在高地应力模拟装置(10)的相邻两块可移动钢板(12)的中心区域,弹簧(2)一端布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布置压力传感器的一端靠近可移动钢板(12),将岩土试块放置于高地应力模拟装置(10)内;高地应力模拟装置(10)的两块可移动钢板(12)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步骤4:将组装好的试验装置放置于方形无盖盒体(14)内,将反力架(4)安装在高地应力模拟装置(10)上,在高地应力模拟装置(10)上方放置一块加压盖板(7),在加压前记录两块可移动钢板(12)到方形无盖盒体(14)的水平距离L1‑0、L2‑0;步骤5:利用千斤顶(3)对高地应力模拟装置(10)内岩土试块进行加压,加压至F0时,将加压盖板(7)固定后撤除千斤顶(3),并记录两弹簧(2)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F1‑1、F2‑1和两块可移动钢板(12)到方形无盖盒体(14)的水平距离L1‑1、L2‑1;步骤6:将试验装置放置n,n≥3,个月后,再次记录两弹簧(2)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F1‑2、F2‑2和两块可移动钢板(12)到方形无盖盒体(14)的水平距离L1‑2、L2‑2;步骤7:将试验装置放置2n个月后,n≥3,再次记录两弹簧(2)上压力传感器的数据F1‑3、F2‑3和两块可移动钢板(12)到方形无盖盒体(14)的水平距离L1‑3、L2‑3;步骤8:依据两弹簧(2)上压力传感器记录的压力值,得到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压力值,即模拟真实岩土体环境中的地应力大小,通过不同时间段记录的压力值,可对比分析,得到在长期轴力为F作用下,岩土体地应力的变化规律;步骤9:依据上述步骤4‑步骤7各时间段记录的两块可移动钢板(12)到方形无盖盒体(14)的水平距离,分别得到刚加载完成的两块可移动钢板(12)的移动距离:L1=L1‑0‑L1‑1、L2=L2‑0‑L2‑1;加载6个月后的两块可移动钢板(12)的移动距离:L1′=L1‑0‑L1‑2,L2′=L2‑0‑L2‑2;加载12个月后的两块可移动钢板(12)的移动距离:L1″=L1‑0‑L1‑3,L2″=L1‑0‑L1‑3,可得出真实受力环境中,在长期轴力为F作用下,岩土体的位移变化规律;步骤10:根据步骤9得到的在长期轴力为F作用下,岩土体的地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分析其蠕变规律;步骤11:调节两个弹簧(2)的刚度,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10,通过调节弹簧刚度模拟不同地应力,得到不同地应力,不同加载时间,不同方向下的岩土体受力变化状态,进而得到复杂条件下的岩土体蠕变规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0585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材料的塑性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输送带中间胶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