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云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云参数计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6622.9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林;王杰;景号然;胡迪;夏雪;董元昌;刘娟;郑伟;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13/95 | 分类号: | G01S13/9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邓超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云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云参数计算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观测点的云雷达基数据、功率谱密度数据及LWP数据;根据各观测点的云雷达基数据进行云层划分识别,得到云层参数;根据各观测点的云雷达基数据对零度层亮带进行范围定位,得到零度层亮带参数;根据各观测点的功率谱密度数据及云雷达基数据计算各观测点处的降水粒子的降水参数;根据得到的云层参数及各观测点的LWP数据和云雷达基数据,以及预存的云水粒子在不同云层内对应的回波强度影响度模型,计算绘制出各观测点处的云水含量廓线。所述方法可向用户提供云的宏观物理参数及微观物理参数,降低人力资源消耗及数据获取时长,确保数据精准度。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数据 获取 方法 装置 参数 计算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二次云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云参数计算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由测云雷达观测得到的各观测点的云雷达基数据及功率谱密度数据,并获取由与所述测云雷达匹配的微波辐射计观测到的各观测点的液态云水路径LWP数据,其中所述云雷达基数据包括观测点在不同时刻的回波强度数据、径向速度数据及退偏振因子数据;根据预设云厚度阈值、预设云间隔阈值以及各观测点的回波强度数据在不同时刻对应的高度信息及轮廓信息,对各观测点的回波强度数据进行云层划分识别,得到对应的云层参数;根据零度层预判高度区间及各观测点的高度信息进行初判零度层范围圈定,并根据处于初判零度层范围内的各观测点在第一时间间隔所对应的时间段内的回波强度数据、径向速度数据及退偏振因子数据对零度层亮带进行范围定位,得到对应的零度层亮带参数;根据各观测点在第二时间间隔所对应的时间段内的功率谱密度数据及径向速度数据计算各观测点处的降水粒子的下落速度及空气上升速度,并基于功率谱密度数据、降水粒子的下落速度、降水粒子的直径、液态含水量参数、雨强参数及雨滴谱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各观测点处降水粒子所对应的雨滴谱参数、雨强参数及液态含水量参数;根据得到的云层参数及各观测点所对应的高度信息,以及预存的云水粒子在不同云层内对应的回波强度影响度模型,计算得到各观测点对应的回波强度影响度值,并基于各观测点对应的LWP数据、回波强度数据及回波强度影响值计算绘制出各观测点处的云水含量廓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未经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0662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