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电热烹调锅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81076.8 申请日: 2018-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9171448B 公开(公告)日: 2020-08-07
发明(设计)人: 朱幕松 申请(专利权)人: 朱幕松
主分类号: A47J27/00 分类号: A47J27/00;A47J36/32;A47J36/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6008 安徽省阜阳市颍***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自动电热烹调锅,斜面翻炒机上面的电磁灶和铁质锅在倾斜状态下同轴旋转,菜肴在锅底的三角区域内翻滚,电磁灶电磁线圈感应铁质锅底产生涡流加热锅底,烹调升温快,余热时间短,自动烹调中,铁质锅内水量蒸发变少,锅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发生变化,烹调锅针对高温区的温度变化进行测控,铁质锅内有水份的三角区底部保持100℃是低温区域,铁质锅底中部逐渐升温是高温区域,右热敏电阻位于锅底中部的圆腔体内,高温区温度达110℃左右电磁灶断电,任何菜肴做成后,根据其收汁程度不同,或多或少总会有一定水份,预定锅内水量能使自动烹调菜肴的生熟程度和收汁程度达到预期效果,烹调温度始终在110℃左右范围内,菜肴营养素损失少,安全、无害,烹调排放无污染。
搜索关键词: 自动 电热 烹调
【主权项】:
1.一种自动电热烹调锅,由铁质锅、电磁灶、斜面翻炒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电热烹调锅设置铁质锅(1),所述铁质锅为平底的桶形锅,铁质锅上端设置锅边(2),锅边上端设置不锈钢锅盖(3),不锈钢锅盖上端设置弧形把手(4),不锈钢锅盖下端设置锅盖边(5),锅盖边包围锅边,铁质锅底的下端中心设置上联轴器(6),所述上联轴器设置圆腔体,圆腔体凸出铁质锅底上端,铁质锅底下端与圆腔体下端同一平面,圆腔体下端设置左爪牙(7)和右爪牙(8);所述自动电热烹调锅设置电磁灶,所述电磁灶设置陶瓷面板(9),陶瓷面板上端设置下联轴器,所述下联轴器是在陶瓷面板上端设置凸出的圆柱体(10),陶瓷面板与圆柱体一体化烧制成型,圆柱体左右端设置左竖槽和右竖槽,圆柱体下端设置左横槽(11)和右横槽(12),左竖槽前下端连通左横槽,右竖槽后下端连通右横槽,所述上联轴器左爪牙和右爪牙分别进入左竖槽和右竖槽下端后,手动铁质锅顺时针旋转,左爪牙和右爪牙分别卡进左横槽和右横槽,实现铁质锅与陶瓷面板的紧密结合、准确定位,为了方便铁质锅独立使用,铁质锅逆时针旋转,左爪牙和右爪牙分别退回左竖槽和右竖槽下端,实现铁质锅与陶瓷面板的手动分离,所述圆柱体下端中心设置小圆腔体,小圆腔体内设置左热敏电阻(13)和右热敏电阻(14),所述陶瓷面板右端设为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下面设置若干触摸按钮,陶瓷面板下端设置面板框架(15),陶瓷面板与面板框架之间以粘接方式组成电磁灶上盖,电磁灶上盖下端设置电磁灶箱体(16),电磁灶箱体内设置电磁线圈盘(17),电磁线圈盘贴近陶瓷面板,电磁线圈盘中心与圆柱体同心,所述左热敏电阻和右热敏电阻的下端设置固定支架(18),固定支架设置在电磁线圈盘中心,左热敏电阻和右热敏电阻的输出线均从电磁线圈盘中心引出,电磁线圈盘下端设置控制电路板(19),控制电路板上设置电源电路、中频中压大功率输出电路、温控功能选择电路和温控自动关机电路,左热敏电阻输出线连接温控功能选择电路的输入端,右热敏电阻的输出线连接温控自动关机电路的输入端,电磁灶箱体内底座右侧设置散热风扇(20),操作面板下面设置操作电路板(21),操作电路板下面设置操作集成电路,操作电路板上面设置若干触摸按钮,若干触摸按钮由若干感应弹簧组成,感应弹簧压在操作面板下面,电磁灶箱体底部下面四角分别设置4个支撑脚(22);所述自动电热烹调锅设置斜面翻炒机,所述斜面翻炒机设置T形转盘(23),T形转盘下面设置圈架(24),圈架内圆紧配合安装内齿圈(25),T形转盘下面中心设置长轴承架(26),长轴承架内圆上端设置小轴承(27),下端设置大轴承(28),大小轴承的内圆设置转盘轴(29),所述转盘轴中部设置止位台(30),大小轴承位于止位台上端,所述T形转盘设置连接边(31),连接边圆周设置4个连接孔,4个连接孔分别与所述四个支撑脚对应,四个支撑脚中心均设置螺母孔,由4个螺丝钉(32)将电磁灶与T形转盘连接在一起,其中左边一个螺丝钉上端设置上焊片(33)和螺丝帽,上焊片焊接电磁灶低压电路的地线,所述斜面翻炒机设置底座箱,底座箱内设置左前连接柱(34)、左后连接柱、中前连接柱(35)、中后连接柱、右前连接柱(36)和右后连接柱,左前、后连接柱和中前、后连接柱之间设置左直角架(37)和右直角架,右直角架是支撑翻炒机的斜面架,为了加大斜面架的支撑强度,所述右直角架左边为薄台阶(38),右边为厚台阶(39),中前、后连接柱和右前、后连接柱之间设置平台(40),底座箱内下端设置底板(41),所述连接柱均设置底板螺丝钉(42)将底板固定,所述底座箱用塑料注塑成型,所述底板用铁皮制造,所述铁质锅、电磁灶和斜面翻炒机三位一体设置在斜面架上面,铁质锅内的水平线与锅底的倾斜角度为30度,所述厚台阶设置大轴孔,大轴孔与所述圆柱体同心,所述转盘轴止位台下端设置垫圈(43),转盘轴下端安装在大轴孔内,转盘轴下端设置螺丝、螺丝帽和下焊片(44),螺丝帽将转盘轴和下焊片紧固在厚台阶上,下焊片为电磁灶低压电路的地线,所述转盘轴与所述圆柱体同心;所述斜面翻炒机设置外转子电机,所述外转子电机是电容器启动的220V单相交流电机,是18极的感应式低速电机,电机功率小于10W,外转子电机安装在所述薄台阶上,薄台阶设置小轴孔,外转子电机设置空心轴(45),所述空心轴设置中心孔(46),空心轴上部设置长止位台(47),长止位台下端设置小垫圈(48),空心轴下端装进小轴孔内,空心轴下端设置螺丝和螺丝帽(49),螺丝帽将空心轴紧固和定位在薄台阶上,所述长止位台中部设置电机轴承(50),电机轴承上端设置外卡簧(51),外卡簧上端的长止位台外圆设置铝合金电枢支架(52),铝合金电枢支架外圆设置定子铁芯(53),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圆周设置若干齿牙和齿槽,定子铁芯用硅钢片制造叠加成型,定子铁芯的内圆紧配合压进铝合金电枢支架的外圆,定子铁芯的若干齿槽内平均分布绕制18极磁场的三相线圈(54),所述三相线圈连接为Y形电路的三相输出线(55),三相输出线经过所述空心轴中心孔穿出到底座箱,底座箱底板上设置启动电容器(56)和电机继电器(57),三相输出线与启动电容器连接为单相电机输出线(58),单相电机输出线连接电机继电器的输出端;所述外转子电机设置饼形转子,饼形转子设置上端盖(59),上端盖中心设置轴承架,轴承架内安装上轴承(60),上端盖下端焊接圈架(61),圈架下端设置下端盖(62),圈架下端内圆与下端盖外圆均设置螺纹,圈架与下端盖以螺纹旋紧方式连接,下端盖中心设置下轴承架,下轴承架内圆安装电机轴承,所述空心轴上端装进上轴承内圆,所述圈架内圆设置转子铁芯(63),所述转子铁芯内圆设置若干齿牙和齿槽,转子铁芯用硅钢片制造叠加成型,转子铁芯的若干齿槽内浇铸纯铝(64),制造成短路的鼠笼式线圈,转子铁芯外圆与圈架内圆之间紧配合安装,转子铁芯内圆与定子铁芯外圆之间存在很小的均匀气隙,所述上端盖上端中心设置小齿轮(65),小齿轮与所述内齿圈啮合,所述长轴承架外圆设置绝缘套(66),绝缘套外圆设置上滑环(67),上滑环内圆焊接上导线,绝缘套外圆设置上线槽,绝缘套外圆设置中滑环(68),中滑环内圆焊接中导线,绝缘套外圆设置中线槽,绝缘套外圆设置下滑环(69),下滑环内圆焊接下导线,绝缘套外圆设置下线槽,所述T形转盘设置穿线孔一(70),所述电磁灶底座设置穿线孔二(71),所述上导线经过上线槽、穿线孔一和穿线孔二进入电磁灶箱内,所述中导线经过中线槽、穿线孔一和穿线孔二进入电磁灶箱内,所述下导线经过下线槽、穿线孔一和穿线孔二进入电磁灶箱内,所述温控自动关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上导线,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中导线和下导线,所述厚台阶上面设有炭刷架(72),炭刷架与厚台阶一体,炭刷架内设置上炭刷(73)、中炭刷(74)和下炭刷(75),三个炭刷分别与所述三个滑环对准,三个炭刷右端均设有弹簧(76)将炭刷分别压在三个滑环上,三个炭刷分别设有上输出线、中输出线和下输出线;所述底座箱左边设置线孔,线孔内设置电源线,电源线插头(77)连接交流220V电源,底座箱平台右端设置电源按钮(78),电源按钮前端设置电机按钮(79),电机按钮和电源按钮的触头是常开的,电源按钮左边是电源指标灯(80),所述底座箱底板上设置电源继电器(81),电源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源指标灯经过所述中输出线、下输出线和电源线串联于交流220V电源电路的回路中,所述单相电机输出线与电机继电器的输出端串联后并联于中输出线和下输出线的交流220V电源电路,中输出线和下输出线经过所述中炭刷和下炭刷、中滑环和下滑环连接电磁灶交流220V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继电器的线圈电压为12V,电机继电器的线圈电压为220V,电源继电器和电机继电器均连接为具有自保持功能的电路,所述电源按钮经过电源继电器输入端、下焊片和所述上输出线串联于所述温控自动关机电路的输出回路中,所述电机按钮连接电机继电器输入端,按动电源按钮,电磁灶电源电路连接交流220V电源,操作电磁灶功能按钮进入烹调工作状态,按电机按钮所述斜面翻炒机旋转,温控自动关机电路输出关机信号,电磁灶交流220V电源关断,斜面翻炒机停止旋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幕松,未经朱幕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8107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