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合物沉积物渗透率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0813.X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0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梁;王哲;梁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合物沉积物渗透率测试装置,包括反应釜、与反应釜相连的恒压进气系统、进水系统、出口压力控制系统、围压加载系统、地应力加载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抽真空系统和温控系统;恒压进气系统、进水系统、出口压力控制系统、围压加载系统、地应力加载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抽真空系统和温控系统均与计算机相连。本发明提高了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测试装置的可靠性、耐压性、可观测性及经济性,即更容易操作、更高的设计压力以及可观测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合物 沉积物 渗透 测试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水合物沉积物渗透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与反应釜相连的恒压进气系统、进水系统、出口压力控制系统、围压加载系统、地应力加载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抽真空系统和温控系统;恒压进气系统、进水系统、出口压力控制系统、围压加载系统、地应力加载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抽真空系统和温控系统均与计算机(1)相连;所述的反应釜包括外框架(3)、吊线电机(4)、导向杆(11)、外壳(12)、底座(13)、滑轮(16)和吊线(19),外壳(12)为顶面封闭的筒体,其底面设有下法兰,并通过下法兰与底座(13)顶面固定连接以形成一封闭的反应釜内腔,外框架(3)包括底板、间隔设置在底板上的两根立杆、连接在两根立杆中部的下横杆、以及连接在两根立杆顶部的上横杆,外壳(12)顶面设有上法兰,导向杆(11)为两根,分别设置在外壳(12)的两侧,导向杆(11)的下端与外框架(3)的底板连接,上端穿过外壳(12)的上法兰后与外框架(3)的下横杆连接,吊线电机(4)安装在外框架(3)的上横杆上,吊线(19)的下端与外壳(12)的上法兰连接,上端连接在吊线电机(4)的转轴上,吊线电机(4)带动吊线(19)收放以驱动外壳(12)沿导向杆(11)上下运动,滑轮(16)安装在底座(13)的底面,底座(13)通过滑轮(16)放置在外框架(3)的底板上;所述的地应力加载系统包括螺杆电机(5)、螺杆(6)、第一联轴器(21)和力传递轴(31),螺杆电机(5)安装在外框架(3)的下横杆上,螺杆(6)的上端与螺杆电机(5)连接,下端通过第一联轴器(21)与力传递轴(31)的上端连接,力传递轴(31)的下端穿过外壳(12)顶面后伸入到反应釜内腔中;所述底座(13)的顶面设有向上的凸台,所述力传递轴(31)的下端面设有向下的凸台,在所述反应釜内腔中设置有透明橡胶套(37),透明橡胶套(37)的两端分别套设在底座(13)的凸台和力传递轴(31)的凸台上,构成放置样品(15)的样品腔,底座(13)和力传递轴(31)上均设有与样品腔连通的进出口,外壳(12)侧面开设有透明视窗(3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4081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