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模态控制的飞翼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6891.2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4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聂禾玮;李春涛;彭争;李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G05D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秦秋星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模态控制的飞翼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数个典型机动动作进行动力学分析,从中提取出多个机动子模态;步骤2:先进行针对飞翼无人机的纵向、横向、航向三通道的增稳设计,然后设计各机动子模态的控制器;步骤3:通过不同机动子模态的组合,即机动子模态控制器的切换,来实现不同的机动动作;步骤4:针对机动时的耦合问题,将前馈解耦补偿设计与机动子模态控制器结合。相比于目前只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的先进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的RSLQR与PID控制方法均是有实际工程应用基础的,都已经在实际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验证过了,因此更能保证飞翼无人机机动飞行时的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模态 控制 无人机 机动 飞行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多模态控制的飞翼无人机机动飞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数个典型机动动作进行动力学分析,从中提取出多个机动子模态;步骤2:先进行针对飞翼无人机的纵向、横向、航向三通道的增稳设计,然后设计各机动子模态的控制器;步骤3:结合各机动工作的控制策略,通过不同机动子模态的组合,即机动子模态控制器的切换,得到各机动动作的控制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3689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