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金属壳体内球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7095.2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6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牛恩来;余金科;赵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1/10;C21D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提高金属壳体内球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先选用一号管、二号管、三号管以制作有效圈,一、三号管均为外凸的弧形结构,一、三号管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导磁体,三号管的外壁上近其顶端的部位经连接件与喷水盒的侧壁相连接,再将金属壳体放置于感应淬火工件载物台上,然后将有效圈、喷水盒一同放入金属壳体内,有效圈近内球面设置,再驱动金属壳体自转,然后向内球面上喷淬火液,同时启动有效圈对内球面开始加热,待内球面全部加热完毕后即可,其中,内球面的球径可为目标尺寸与淬火变形预留量之和。本设计不仅能增强内球面耐磨性能,而且感应淬火变形的变形量较小、安全性较高。 | ||
搜索关键词: | 号管 有效圈 球面 耐磨性能 金属壳 内球面 感应淬火 金属壳体 体内 喷水盒 外壁 加热 弧形结构 变形的 变形量 淬火液 导磁体 连接件 淬火 侧壁 放入 内球 球径 外凸 向内 载物 自转 预留 变形 驱动 制作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金属壳体内球面耐磨性能的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包括用感应器进行的感应淬火,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有效圈与喷水盒步骤:感应器上的有效圈(1)包括一号管(4)、二号管(5)与三号管(6),所述一号管(4)、三号管(6)并排设置,二号管(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号管(4)、三号管(6)的底端相联通,一号管(4)、三号管(6)的顶端与供交流电设备相连接,一号管(4)、三号管(6)均为外凸的弧形结构,一号管(4)、三号管(6)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导磁体(2),三号管(6)的外壁上近其顶端的部位经连接件(32)与喷水盒(3)的侧壁相连接,喷水盒(3)内盛装有淬火液,喷水盒(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孔(33),该喷水孔(33)的出水方向与一号管(4)、三号管(6)的外凸方向同向,喷水盒(3)的顶部与淬火液水管接头(31)相连接;放置零部件步骤:先将金属壳体(8)放置于感应淬火工件载物台上,金属壳体(8)为空心结构,其内壁为球面,即内球面(7),再将有效圈(1)、喷水盒(3)一同放入金属壳体(8)内,有效圈(1)近内球面(7)设置,有效圈(1)、内球面(7)之间存在间隙;周向扫描感应淬火步骤:先驱动金属壳体(8)自转,再通过喷水盒(3)的喷水孔(33)向内球面(7)上喷淬火液,同时,启动有效圈(1)对内球面(7)开始加热,待内球面(7)全部加热完毕后,先停止加热与喷淬火液,再取下金属壳体(8)以结束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2709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钢淬火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退火炉水淬喷嘴阀门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