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圈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23574.7 | 申请日: | 2018-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景涛;何忠波;任国全;王怀光;范红波;石志勇;李志宁;曹凤利;韩兰懿;荣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2 | 分类号: | H02N2/02;H02N2/04;H02N2/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王占华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圈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涉及磁致伸缩致动器技术领域。所述致动器包括圆柱形永磁体,所述圆柱形永磁体的N极和S极径向分布,当N、S极位于竖直位置时,磁体N极正对上导磁体,上导磁体被磁化成N极;磁体S极正对下导磁体,下导磁体被磁化成S极,且通过所述非导磁板的作用,磁力线由上导磁体经过GMM组件后再到达下导磁体,形成闭合磁力线,GMM组件周围形成强磁场,磁场对GMM组件产生作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永磁体旋转90°后,所述N、S极位于水平位置,磁力线分别在上、下导磁体中形成闭路,上、下导磁体迅速退磁,使得GMM组件周围没有磁场,不会对GMM组件产生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式超磁致 伸缩 致动器 | ||
【主权项】:
1.一种无线圈式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永磁体(1),所述圆柱形永磁体的N极和S极径向分布,所述永磁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非导磁板(2)和导磁组件,所述导磁组件被所述非导体板(2)分成上导磁体(3)和下导磁体(4)两部分,所述上导磁体(3)与下导磁体(4)以所述圆柱形永磁体(1)为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上导磁体(3)与下导磁体(4)的左端具有缺口,通过所述上导磁体(3)的右侧板、下导磁体(4)的右侧板以及非导磁板(2)的右侧部分将所述圆柱形永磁体(1)的右端封闭,所述外壳组件的右侧设置有GMM组件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所述上导磁体(3)的右侧板部分以及所述非导磁板(2)后进入所述下导磁板(4)的右侧板部分,GMM组件(6)位于所述GMM组件安装槽(5)内,所述致动器的外侧设置有驱动装置(7),所述驱动装置(7)用于驱动所述圆柱形永磁体进行旋转;当N、S极位于竖直位置时,永磁体N极正对上导磁体(3),上导磁体(3)被磁化成N极;永磁体S级正对下导磁体(4),下导磁体(4)被磁化成S级,且通过所述非导体板的作用,磁力线由上导磁体经过GMM组件(6)后再到达下导磁体(4),形成闭合磁力线,GMM组件(6)周围形成强磁场,磁场对GMM组件产生作用,GMM棒伸长输出位移;驱动装置(7)驱动所述永磁体旋转90°后,所述N、S极位于水平位置,磁力线分别在上、下导磁体中形成闭路,上、下导磁体迅速退磁,使得GMM组件(6)周围没有磁场,不会对GMM组件(6)产生作用,GMM棒收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2357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流变电磁耦合调摩擦的悬臂式压电旋转驱动器
- 下一篇:介质传导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