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血无纺布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8371.9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余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00 | 分类号: | D06M11/00;D06M13/00;D06M15/00;A61L3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刘延鸿 |
地址: | 3111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能使其静水压达到350 mmH2O以上,又能使透气量在5000cm3/m2·d·atm以上的抗血无纺布制作方法,首先抗血整理剂:将去离子水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关闭加热泵,再将事先称重好的抗血剂和渗透剂均匀缓慢地以细流注入到搅拌着的去离子水中搅拌;(2)将由纺粘层和熔喷层构成的SMS无纺布浸入抗血整理剂进行两浸两轧,保证布面轧余率和涂覆的均匀性;(3)两浸两轧后的无纺布通过第一级的红外线烘箱烘烤后,进入第二级热风烘箱烘烤,预胶黏后的SMS无纺布在大于100℃的环境中运行固化胶黏涂层;(4)固化胶黏涂层的SMS无纺布的张力由自动张力控制器控制,保证SMS无纺布M层不被破坏。 | ||
搜索关键词: | 胶黏涂层 两浸两轧 整理剂 烘烤 纺布 血无 固化 自动张力控制器 红外线烘箱 布面 浸入 去离子水 热风烘箱 第一级 纺粘层 加热泵 静水压 均匀性 熔喷层 渗透剂 透气量 无纺布 轧余率 称重 胶黏 水中 涂覆 细流 血剂 加热 制作 离子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抗血无纺布制作方法,其特征是:(1)首先抗血整理剂配方:2%~4%SMS无纺布六碳整理剂TG‑5503和0.5%~0.9%防水渗透剂TF‑107S再加上95%~97.5%去离子水搅拌混合而成;A.随着去离子水温度的提高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在35度时为最高点;B.随着六碳整理剂浓度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但在30g/L‑40g/L时增幅逐渐变缓,基于经济及环保的考虑,选择六碳整理剂的最佳浓度在30g/L;C.随着防水渗透剂浓度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但超过10g/L时反而下降,选择防水渗透剂的浓度为7g/L‑10g/L;D.随着溶剂搅拌时间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但在15分钟后就没在出现增高,选择搅拌时间大于10分钟、小于15分钟;(2)将由纺粘层和熔喷层构成的SMS无纺布浸入抗血整理剂进行两浸两轧,通过实验证明一浸一轧上液率达不到工艺要求的50%以上,均匀性也不够,通过两浸两轧使SMS无纺布布面轧余率高达60%和涂覆的均匀性;(3)两浸两轧后的SMS无纺布需要在120‑140℃左右的环境中进行预胶黏,预胶黏时间大概需要25‑35S左右;预胶黏后的SMS无纺布需要在100‑120℃左右的环境中进行固化,温度段烘干85‑95S左右时间;(4)固化胶黏涂层的SMS无纺布的张力由自动张力控制器控制,保证SMS无纺布M层不被破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余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余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31837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