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煤泥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3695.3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8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梁;田书龙;李文龙;胡红伟;吴国强;马志国;牛建兵;崔庆阳;李海斌;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8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领域,为了解决煤矿井下皮带机头、工作面由于喷雾降尘造成的煤泥满巷道流的难题,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可随处使用的煤泥干燥装置,包括收集箱、带橡胶棒的橡胶带、煤泥箱、从动轴、盖板和主动轴,从动轴和主动轴通过橡胶带连接构成煤泥传送机构,橡胶带倾斜设置、主动轴位于斜上方;盖板平行、间隔设于橡胶带的上方,盖板顶部设有与橡胶棒贯通的进风口,煤泥箱设于橡胶带的斜下方,收集箱对接橡胶带的斜上方,且收集箱上连接有用于触碰撞击橡胶棒的阻力棒,主动轴外接有速度调节控制装置。本发明能保证即使当前井下环境恶劣,煤泥含水量有高有低的情况下,也能够完全胜任煤泥干燥脱水的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处理 装置 及其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井下煤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箱(E)、带橡胶棒(F)的橡胶带(H)、煤泥箱(I)、从动轴(K)、盖板(L)和主动轴(M),从动轴(K)和主动轴(M)通过橡胶带(H)连接构成煤泥传送机构,橡胶带(H)倾斜设置、主动轴(M)位于斜上方;盖板(L)平行、间隔设于橡胶带(H)的上方,盖板(L)顶部设有与橡胶棒(F)贯通的进风口(D),煤泥箱(I)设于橡胶带(H)的斜下方,收集箱(E)对接橡胶带(H)的斜上方,且收集箱(E)上连接有用于触碰撞击橡胶棒(F)的阻力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8369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