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离子响应型智能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水样中铅离子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31232.2 | 申请日: | 2018-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5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圆;褚良银;刘壮;彭寒雨;骆枫;谢锐;巨晓洁;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81/06;C08L33/24;C08F220/54;C08F220/58;C08F222/38;G01N27/333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郭萍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离子响应型智能膜,由聚醚砜膜基材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苯并‑18‑冠‑6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组成,所述纳米微球与聚醚砜膜基材的质量比为(12~17):100,该智能膜具有相互贯通的膜结构和微米级的膜孔径,该智能膜的表面和膜孔的孔壁面上分布有所述纳米微球;该智能膜在重力驱动下即能实现膜通量的测定,该智能膜具有温度和铅离子双重响应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智能膜的制备方法以及以该智能膜为基础的水样中铅离子的检测方法,在常压条件下实现对铅离子的便捷、高灵敏度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离子 响应 智能 及其 制备 方法 水样 检测 | ||
【主权项】:
1.一种铅离子响应型智能膜,其特征在于,由聚醚砜膜基材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苯并‑18‑冠‑6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组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苯并‑18‑冠‑6丙烯酰胺)纳米微球与聚醚砜膜基材的质量比为(12~17):100,该智能膜具有相互贯通的膜结构和微米级的膜孔径,该智能膜的表面和膜孔的孔壁面上分布有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苯并‑18‑冠‑6丙烯酰胺)纳米微球;该智能膜在重力驱动下即能实现膜通量的测定,该智能膜具有温度和铅离子双重响应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3123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