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旋流分离器分流比的双腔室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24612.3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7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民航;赵立新;杨宏燕;刘琳;张勇;蒋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13 | 分类号: | B04C5/13;B04C5/15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调节旋流分离器分流比的双腔室阀门。用于解决常规旋流分离工艺中,分流比准确快速调整困难、调整效率低的问题。包括上端腔体、中间腔体和下端腔体三部分,所述上端腔体包括顺次连接的上端出口法兰、上端出口直管段、上端曲线锥段、上端腔体直管段、上端直线锥段、上端入口直管段以及上端入口法兰;所述下端腔体包括顺次连接的下端出口法兰、下端出口直管段,下端曲线锥段、下端腔体直管段,下端直线锥段、下端入口直管段以及下端入口法兰;中间腔体位于上端腔体和下端腔体之间,包括齿轮壳体、齿轮、手柄和连接轴,齿轮位于齿轮壳体内部,齿轮与连接轴及手柄呈刚性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旋流分离器 分流 双腔室 阀门 | ||
【主权项】:
1.一种调节旋流分离器分流比的双腔室阀门,包括上端腔体、中间腔体和下端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腔体包括顺次连接的上端出口法兰(1)、上端出口直管段(2)、上端曲线锥段(3)、上端腔体直管段(6)、上端直线锥段(7)、上端入口直管段(8)以及上端入口法兰(9);上端内芯(4)位于上端曲线锥段(3)及上端腔体直管段(6)共同组成的腔体内部,其中,上端内芯(4)用于迎着来流的左端为圆锥结构,上端内芯(4)的右端为直径增大的双锥台结构;上端内芯(4)、上端内芯连接板(5)、上端移动密封片(11)及上端齿条(12)呈刚性连接;上端移动密封片(11)位于上端密封结构(10)内部;所述下端腔体包括顺次连接的下端出口法兰(24)、下端出口直管段(23),下端曲线锥段(22)、下端腔体直管段(19),下端直线锥段(18)、下端入口直管段(17)以及下端入口法兰(16);下端内芯(20)位于下端曲线锥段(22)及下端腔体直管段(19)共同组成的腔体内部,下端内芯(20)用于迎着来流的左端采用圆锥结构,下端内芯(20)右端采用直径增大的双锥台结构;下端内芯(20)、下端内芯连接板(21)、下端移动密封片(26)及下端齿条(27)呈刚性连接;下端移动密封片(26)位于下端密封结构(25)的内部;所述中间腔体位于上端腔体和下端腔体之间,包括齿轮壳体(15)、齿轮(13)、手柄(14)和连接轴(28),其中齿轮(13)位于齿轮壳体(15)内部,且齿轮(13)与连接轴(28)及手柄(14)呈刚性连接;顺时针旋转手柄(14)时,手柄(14)带动连接轴(28)及与其呈刚性连接的齿轮(13)顺时针旋转,齿轮(13)的顺时针旋转将带动与其咬合的上端齿条(12)、上端移动密封片(11)、上端内芯连接板(5)及上端内芯(4)沿着管道轴向方向向右侧移动,以减小上端内芯(4)右端锥台与上端曲线锥段(3)之间的流体过流面积;齿轮(13)的顺时针旋转将带动与其咬合的下端齿条(27)、下端移动密封片(26)、下端内芯连接板(21)及下端内芯(20)沿着管道轴向方向向左侧移动,从而增大下端内芯(20)右端锥台与下端曲线锥段(22)之间的流体过流面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2461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纹板式聚结旋流分离装置
- 下一篇:水冷式旋风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