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星轮式污泥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1432.1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3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海;耿为干;李强;潘伟;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冠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B01F13/10;B01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63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星轮式污泥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所述一种行星轮式污泥处理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壳体、导流管、排气管、环形管、导料槽、导料管、阀门、搅拌装置。所述导流管为圆筒形结构,其下端面与盖体的上表面相连接,且导流管的内部与通孔二相通连,所述环形管靠近其中心点的端面穿过腔体的外壁面并通过出气孔与腔体内壁面设置的环形凹槽一相通连。本发明对污泥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同时进行搅拌,使污泥与高温气体充分混合,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率,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同时对已干燥的污泥撞击使其破碎,增强了已干燥的污泥的破碎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污泥处理装置 行星轮式 导流管 环形管 破碎 相通 污泥处理技术 腔体内壁面 圆筒形结构 充分混合 干燥效率 高温气体 环形凹槽 搅拌装置 驱动装置 出气孔 导料槽 导料管 排气管 上表面 外壁面 下端面 中心点 阀门 盖体 壳体 腔体 通孔 穿过 | ||
【主权项】:
1.一种行星轮式污泥处理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壳体(2)、导流管(3)、排气管(4)、环形管(5)、导料槽(6)、导料管(7)、阀门(8)、搅拌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盖体(21)、腔体(22)、通孔一(23)、通孔二(24)、通孔三(25)、凹槽一(26)、出气孔(27);所述盖体(21)为上端封闭且下端开放的圆筒形结构;所述腔体(22)为上端封闭且下端开放的圆筒形结构;所述腔体(22)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通孔一(23);所述盖体(21)下端开放的区域与通孔一(23)相通连且盖体(21)的下端面与腔体(22)的上端面相连接;所述腔体(22)的上表面设有通孔二(24)及通孔三(25);所述导流管(3)为圆筒形结构,其下端面与盖体(21)的上表面相连接,且导流管(3)的内部与通孔二(24)相通连;所述排气管(4)为圆筒形结构,其下端面与盖体(21)的上表面相连接,且排气管(4)的内部与通孔三(25)相通连;所述腔体(22)的内壁面设有环形凹槽(26);所述环形管(5)为圆环体管状结构;所述环形管(5)靠近其中心点的端面穿过腔体(22)的外壁面并通过出气孔(27)与腔体(22)内壁面设置的环形凹槽一(26)相通连;所述环形管(5)远离其中心点的端面贯穿设置有进气管;所述导料槽(6)包括:槽体(61)、凹槽二(62)、通孔四(63);所述槽体(61)为圆台形结构,其上表面的直径大于其下表面的直径;所述槽体(61)的上表面与腔体(22)的下表面相连接;所述槽体(61)的下表面与导料管(7)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槽体(61)的上表面设有弧形凹槽二(62);所述槽体(61)的下部设有一个垂直贯通的通孔四(63);所述导料管(7)为圆筒形结构,其下端面与阀门(8)相连接;所述搅拌装置(9)包括:外齿圈(91)、行星轮(92)、太阳轮(93)、搅拌体(94)、转轴(95)、螺旋片(96);所述太阳轮(93)与行星轮(92)相连接;所述外齿圈(91)的外壁面固定在盖体(21)的内壁面;所述外齿圈(91)的内壁面为齿面,且该齿面与行星轮(92)的齿面相啮合;所述驱动装置(1)的输出端穿过盖体(21)的上部与太阳轮(93)相连接;所述行星轮(92)环绕于太阳轮(93)设置多个;所述转轴(95)为管状体结构,其上端面与太阳轮(93)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转轴(95)的下端面延伸至导料管(7)的内部;所述螺旋片(96)环绕设置在转轴(95)的外壁面;所述搅拌体(94)的数量与行星轮(92)的数量相同,且每个行星轮(92)的下方均设有搅拌体(94);所述搅拌体(94)包括:板一(941)、板二(942)、杆一(943)、杆二(944)、杆三(945)、固定杆(946)、输气管(947);所述板一(941)及板二(942)均为三角体结构;所述板一(941)与板二(942)为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杆一(943)、杆二(944)、杆三(945)均为L型结构;所述杆一(943)的下端水平穿过板二(942)的上部并与板二(942)活动抵接;所述杆一(943)的上端垂直穿过板一(941)的左部并与板一(941)活动抵接;所述杆二(944)的下端水平穿过板二(942)下部的前侧并与板二(942)活动抵接;所述杆二(944)的上端垂直穿过板一(941)的右部的前侧并与板一(941)活动抵接;所述杆三(945)的下端水平穿过板二(942)下部的后侧并与板二(942)活动抵接;所述杆三(945)的上端垂直穿过板一(941)的右部的后侧并与板一(941)活动抵接;所述固定杆(946)的下端面与板一(941)相连接,所述固定杆(946)的上端面与行星轮(92)的下端面相连接;所述输气管(947)为管状体结构,其右端穿过板二(942),且输气管(947)的左端延伸至凹槽一(26)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冠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冠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8143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