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蚯蚓处理畜禽粪便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32674.1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0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鲁耀雄;彭福元;崔新卫;贺大立;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7/20 | 分类号: | C05F17/20;C05F17/05;C05F17/40;C05F17/80;C05G3/80;C05G3/00;C05G3/70;C05G3/60;A01K67/033;A23K50/00;A23K10/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蚯蚓处理畜禽粪便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本法发明的主要原料是预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变畜禽粪便废其物为蚯蚓和蚯蚓粪生物有机肥,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利用,发展了循环农业和循环经济。利用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互配制成的水稻育秧基质,可以提高秧苗的素质,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更适合水稻机插,并且促进秧苗在大田中的生长。在茶叶中运用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茶树的生长发育,其单位面积的茶芽密度比化肥处理增加了1.29倍,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56.25%,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较高,酚氨比低,持嫩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蚯蚓 处理 畜禽 粪便 废弃物 生产 生物 有机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利用蚯蚓处理畜禽粪便废弃物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将蚯蚓粪43‑93.5份、芦苇渣或秸秆渣5‑30份、生物质炭1‑10份、黄腐酸钾或黄腐酸0.1‑5份、氨基酸0.1‑5份、中微量元素0.2‑2份和微生物菌剂0.1‑5份,重量份,混合;所述的芦苇渣或秸秆渣,为芦苇或/和秸秆渣;或为造纸废水产生的芦苇渣或/和秸秆渣,经过微生物腐熟剂堆肥腐熟或自然堆沤腐熟后而成;所述的氨基酸为动物源氨基酸,商品;所述的中微量元素为:硫酸镁、硫酸锌、硼砂、硫酸铁、钼酸铵按照质量比1~5:1~2:1~2:0.2~1:0.2~1进行混合而成;所述的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按照菌数比1~10:1~10:1~10:1~5进行混合而成;微生物菌剂的有效菌含量≥1亿个/g;所述的蚯蚓粪,由下述方法制备得到:(1)将蚯蚓种和蚯蚓基料一起堆成条,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然后采用侧投料法放置预处理牛粪,保持投料垄面宽0.8‑1.2m;所述预处理牛粪的处理方式包括:每立方米的新鲜的牛粪用有效氯含量为4‑7.0%(w/w)、250‑2000mL的84消毒液按照消毒液与水的比例为1:(10‑30)后喷洒均匀堆置在遮阴避光通风的大棚内,堆制高度为1‑1.5m、宽度为2‑3m的条垛或堆,放置15‑45d后备用;所述的蚯蚓基料为: 蚯蚓粪和腐熟的牛粪按照体积比3‑5:5‑7的混合物或食用菌菌渣和菜园土按照体积比3‑5:5‑7的混合物;(2)投料后3‑5d后根据垄面物料的湿度和气候,将菌体制剂溶于水中,制备成菌体水溶液,该水溶液在15‑20天内喷完,同时使得垄面的物料含水量在55‑65%;步骤(1)‑(2)中,所述的蚯蚓种、蚯蚓基料、预处理牛粪和菌体制剂的重量份配比为:1‑10:5‑30:55‑93.9:0.1‑5;所述的菌体制剂,其中各组分的重量份配比为:氨基酸:黄腐酸钾 :菠萝香精:红糖 :食醋:微生物菌剂=0.1‑10:0.1‑10:0.1‑10:0.1‑10:0.1‑10;(3)蚯蚓养殖的垄面上方搭制遮阴避雨棚,宽度需要超垄面宽1‑1.2m;(4)蚯蚓的采收,在蚯蚓投放20‑60天,当80%以上的蚯蚓体重在0.4 ~ 0.5 g/条时,收获蚯蚓:去掉垄面上覆盖的稻草或树叶或遮阳网,取垄面上20‑30cm厚含有大量成熟蚯蚓的蚯蚓粪与牛粪的混合物放于薄膜上,在光的刺激下,蚯蚓爬向混合物的中下层,用耙将上层混合物收集开,实现蚯蚓和混合物分离,达到收集蚯蚓的目的;(5)继续培养将分离到的蚯蚓粪和牛粪混合物(含有大量的蚯蚓卵和幼小蚯蚓)继续放入养殖蚯蚓的垄面上,然后继续采用散点投料法投预处理好的牛粪,投料后垄面覆盖稻草或树叶或遮阳网,投料后3‑5d后根据垄面物料的湿度和气候,将菌体制剂溶于水中,制备成菌体水溶液,该水溶液在15‑20天内喷完,同时使得垄面的物料含水量在55‑65%;在步骤(5)继续培养中所用的预处理的牛粪、菌体制剂和步骤(1)中蚯蚓种的重量份配比为:85‑98.9:1‑10:0.1‑5;(6)采收在继续培养20‑60天后,按照步骤(4)的方法收获蚯蚓,重复步骤(4)和步骤(5),每半年可收获一次蚯蚓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未经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3267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