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钨合金制品的电化学辅助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025951.9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7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金洙吉;牛林;郭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F3/08 | 分类号: | C25F3/08;B23H5/0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辅助加工领域,提供一种钨合金制品的电化学辅助加工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钨合金的阳极电化学反应,选择性的去除钨合金中晶粒粗大、硬脆的钨,在钨合金表面留下一层疏松多孔的腐蚀层;再利用切削、磨削等加工方法去除掉腐蚀层。即把钨合金中的钨与其他成分分开加工,采用电化学方法去除难以加工的钨成分,其余成分用机械方法去除,实现对钨合金的高效率、高质量加工。本发明加工效率高、切削力小、可减少刀具磨损,通过调节电化学参数可以改变腐蚀层厚度,更适用于加工对面型精度要求高的曲面工件。 | ||
搜索关键词: | 钨合金 电化学 辅助加工 腐蚀层 去除 加工 电化学参数 阳极电化学 晶粒 刀具磨损 分开加工 加工效率 精度要求 曲面工件 疏松多孔 高效率 切削力 再利用 切削 除掉 面型 磨削 | ||
【主权项】:
1.一种钨合金制品的电化学辅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第一步,阳极电化学处理将钨合金工件接脉冲电源正极,脉冲电源负极连接纯铜导体;工件与阴极导体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25mm~1.25mm范围内,在两极之间通入Na2CO3溶液作为电解液;接通电源,控制电源输出电流范围是1~7A,通电时间10~100s,使钨合金工件表面生成需要厚度的腐蚀层;在电解液作用下,W转化为WO42‑进入溶液,腐蚀层中仅留下材料中易加工的镍铁成分;第二步,机械加工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去除阳极电化学处理产生的腐蚀层,达到最终加工要求;且切削深度与腐蚀层厚度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2595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低压阳极箔波浪边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叉孔零件的电解抛光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