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ZIF-67多面体衍生化得到绒壳空心多面体Co9S8@MoS2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011504.8 | 申请日: | 2018-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2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李文龙;周克寒;沈超;韩悦;吴化雨;戴兰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ZIF‑67多面体衍生化得到绒壳空心多面体Co9S8@MoS2的方法。以ZIF‑67衍生化为α‑CoS空心多面体后在其内表面生长二维片层材料MoS2,形成绒壳空心多面体结构的Co9S8@MoS2,绒壳空心多面体Co9S8@MoS2,具有氮掺杂的无定形碳可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空心结构可缓冲充放电过程中体积效应,同时Co9S8多面体本身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二维层状材料MoS2原位生长于α‑CoS在多面体内外表面,形成MoS2绒壳,进一步增加储锂容量,提升倍率性能,绒壳Co9S8@MoS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Co9S8和MoS2发挥协同效应,表面MoS2增加储锂容量,缓冲体积变化;空心Co9S8骨架进一步缓冲锂离子嵌脱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效应,该材料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负极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空心多面体 多面体 储锂容量 体积效应 衍生化 锂离子 缓冲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空心多面体结构 导电性 充放电过程 倍率性能 表面生长 层状材料 二维片层 负极材料 空心结构 内外表面 体积变化 无定形碳 协同效应 原位生长 复合材料 比容量 氮掺杂 可缓冲 二维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由ZIF‑67多面体衍生化得到Co9S8@MoS2多面体绒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空心多面体α‑CoS分散于水中,加入钼酸钠和硫脲搅拌均匀,于反应釜中发生液相反应,即可得到空心多面体α‑CoS@MoS2;S2,将空心多面体α‑CoS@MoS2在惰性气体下进行煅烧,即可得到绒壳空心多面体Co9S8@MoS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01150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