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机集群的互联协作运动自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8590.3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7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明;汪鑫禹;张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张祥骞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集群的互联协作运动自动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无人机集群无法实现群体自动协同控制的缺陷。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无人机集群的初始化;无人机个体的空间布局;无人机个体的运动规划布局;子无人机在自由运动空间搜索的控制运动。本发明将自然界植物物种繁衍传播方式和种群分布演化的策略用于无人机集群互联协作控制,具有分布式协同交互紧密、群体智能涌现明显的特点,可解决现有协调控制方案对无人机集群规模的限制,实现分布式自适应协调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机 集群 协作 运动 自动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无人机集群的互联协作运动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1)无人机集群的初始化,设置执行任务的无人机个体数量、父无人机数量、父无人机间距阈值,选择植物种群分布演化模型并设置模型的参数,无人机集群初始化INI(N)表达式如下:INI(N)=rand(N,M,dm,g(X),R),其中:rand()为具有五个参数的位置分配随机函数,N为无人机个体总数量,M为全部父无人机的数量,dm为父无人机间距阈值,g(X)为植物种群分布演化模型的分布密度函数,R为任务作业范围;12)无人机个体的空间布局,将无人机所处空间自下向上分为父无人机层、子无人机层和临时调度层,父无人机位于父无人机层,子无人机位于子无人机层;根据无人机集群之间的相对位置,在目标工作区域建立初始平面坐标系;首先随机确定一个无人机个体作为参考无人机,其位置被设定为坐标系的原点,然后选择一个方向的无人机建立x轴,逆时针旋转90°建立y轴,其它无人机的位置根据它们对参考无人机相对距离和角度计算确定;13)无人机个体的运动规划布局,设定父无人机和子无人机的运动规划功能;14)子无人机在自由运动空间搜索的控制运动,父无人机宏观引导子无人机进行空间布局并分配子无人机自由运动空间,子无人机在各自的自由运动空间内运动并相互通信,同时将信息融合并传输给父无人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7859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