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篮球体育馆多功能篮球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91961.4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2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陆诗亮;马健;李磊;郭旗;谷梦;于佩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诗亮 |
主分类号: | A63B63/08 | 分类号: | A63B63/08;A63B23/1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篮球架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篮球体育馆多功能篮球架装置,包括底架机构、功能储藏机构、可升降支架锻炼机构、可折叠篮板机构,装置能够提供让运动员进行篮球运动,装置能够让运动员锻炼手臂,装置能够让运动员做引体向上运动,装置能够移动,装置能够升降,装置能够在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节省空间,装置能够储存篮球,底架机构位于功能储藏机构的下方,底架机构与功能储藏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可升降支架锻炼机构位于功能储藏机构的上方,可升降支架锻炼机构与功能储藏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可折叠篮板机构位于可升降支架锻炼机构的上方,可折叠篮板机构与可升降支架锻炼机构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 ||
搜索关键词: | 可升降支架 锻炼 连接方式 可折叠 底架 篮板 焊接 多功能篮球架 篮球 篮球架 体育馆 节省空间 向上运动 折叠 篮球运动 引体 升降 手臂 储存 移动 | ||
【主权项】:
1.一种篮球体育馆多功能篮球架装置,包括底架机构(1)、功能储藏机构(2)、可升降支架锻炼机构(3)、可折叠篮板机构(4),其特征在于:底架机构(1)包括可升降减震轮机构(1‑1)、底架本体(1‑2)、衣物储物箱(1‑3),可升降减震轮机构(1‑1)设置在底架本体(1‑2)的内部,可升降减震轮机构(1‑1)与底架本体(1‑2)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衣物储物箱(1‑3)设置在底架本体(1‑2)的内部,衣物储物箱(1‑3)与底架本体(1‑2)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可升降减震轮机构(1‑1)包括轮子(1‑1‑1)、轮子固定杆(1‑1‑2)、下部支撑杆(1‑1‑3)、减震弹簧(1‑1‑4)、上部铰接支腿(1‑1‑5)、上部铰接支腿铰接扣(1‑1‑6)、上部铰接支腿固定块(1‑1‑7)、轮座(1‑1‑8)、滑竿(1‑1‑9),轮子(1‑1‑1)与轮子固定杆(1‑1‑2)相连,轮子(1‑1‑1)与轮子固定杆(1‑1‑2)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轮子固定杆(1‑1‑2)与下部支撑杆(1‑1‑3)相连,轮子固定杆(1‑1‑2)与下部支撑杆(1‑1‑3)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减震弹簧(1‑1‑4)位于下部支撑杆(1‑1‑3)的上方,减震弹簧(1‑1‑4)与下部支撑杆(1‑1‑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上部铰接支腿(1‑1‑5)位于减震弹簧(1‑1‑4)的上方,上部铰接支腿(1‑1‑5)与减震弹簧(1‑1‑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上部铰接支腿(1‑1‑5)与上部铰接支腿固定块(1‑1‑7)通过上部铰接支腿铰接扣(1‑1‑6)铰接在一块,轮座(1‑1‑8)位于上部铰接支腿固定块(1‑1‑7)的上方,轮座(1‑1‑8)与上部铰接支腿固定块(1‑1‑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滑竿(1‑1‑9)与轮座(1‑1‑8)相连,滑竿(1‑1‑9)与轮座(1‑1‑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底架本体(1‑2)包括可升降减震轮机构腔体(1‑2‑1)、可升降减震轮机构滑槽(1‑2‑2)、底架壳体(1‑2‑3)、衣物储物箱腔体(1‑2‑4),可升降减震轮机构腔体(1‑2‑1)开在底架壳体(1‑2‑3)的左端,可升降减震轮机构滑槽(1‑2‑2)开在底架壳体(1‑2‑3)上,衣物储物箱腔体(1‑2‑4)开在底架壳体(1‑2‑3)的中间位置;衣物储物箱(1‑3)包括衣物储物箱本体(1‑3‑1)、拉手(1‑3‑2),拉手(1‑3‑2)与衣物储物箱本体(1‑3‑1)相连,拉手(1‑3‑2)与衣物储物箱本体(1‑3‑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功能储藏机构(2)包括篮球储存箱(2‑1)、功能储藏机构本体(2‑2)、锻炼铃片储存箱(2‑3),篮球储存箱(2‑1)设置在功能储藏机构本体(2‑2)的内部左侧,篮球储存箱(2‑1)与功能储藏机构本体(2‑2)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锻炼铃片储存箱(2‑3)设置在功能储藏机构本体(2‑2)的内部右侧,锻炼铃片储存箱(2‑3)与功能储藏机构本体(2‑2)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可升降支架锻炼机构(3)包括锻炼执行机构(3‑1)、可升降支架本体(3‑2)、锻炼折叠座椅(3‑3),锻炼执行机构(3‑1)位于可升降支架本体(3‑2)的下方,锻炼执行机构(3‑1)与可升降支架本体(3‑2)的连接方式为铰接,锻炼折叠座椅(3‑3)位于可升降支架本体(3‑2)的右侧;锻炼执行机构(3‑1)包括与钢丝绳固定连接铃片(3‑1‑1)、可更换铃片(3‑1‑2)、铃片滑动轨道(3‑1‑3)、钢丝绳(3‑1‑4)、改向轮(3‑1‑5)、改向轮固定杆(3‑1‑6)、锻炼握手(3‑1‑7),与钢丝绳固定连接铃片(3‑1‑1)与钢丝绳(3‑1‑4)相连,与钢丝绳固定连接铃片(3‑1‑1)与钢丝绳(3‑1‑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可更换铃片(3‑1‑2)位于与钢丝绳固定连接铃片(3‑1‑1)的上方,可更换铃片(3‑1‑2)和与钢丝绳固定连接铃片(3‑1‑1)的配合方式为接触配合,可更换铃片(3‑1‑2)设置在铃片滑动轨道(3‑1‑3)的内部,可更换铃片(3‑1‑2)与铃片滑动轨道(3‑1‑3)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改向轮(3‑1‑5)与钢丝绳(3‑1‑4)相连,改向轮(3‑1‑5)与钢丝绳(3‑1‑4)的配合方式为接触配合,改向轮固定杆(3‑1‑6)位于改向轮(3‑1‑5)的中间位置,改向轮固定杆(3‑1‑6)与改向轮(3‑1‑5)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锻炼握手(3‑1‑7)与钢丝绳(3‑1‑4)相连,锻炼握手(3‑1‑7)与钢丝绳(3‑1‑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可升降支架本体(3‑2)包括固定杆(3‑2‑1)、锁紧螺钉(3‑2‑2)、移动杆(3‑2‑3)、调节孔(3‑2‑4)、轴承(3‑2‑5)、横向支撑(3‑2‑6),固定杆(3‑2‑1)与锁紧螺钉(3‑2‑2)相连,固定杆(3‑2‑1)与锁紧螺钉(3‑2‑2)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移动杆(3‑2‑3)设置在固定杆(3‑2‑1)的内部,移动杆(3‑2‑3)与固定杆(3‑2‑1)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调节孔(3‑2‑4)开在移动杆(3‑2‑3)上,横向支撑(3‑2‑6)位于固定杆(3‑2‑1)之间,横向支撑(3‑2‑6)与固定杆(3‑2‑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轴承(3‑2‑5)设置在横向支撑(3‑2‑6)内部,轴承(3‑2‑5)与横向支撑(3‑2‑6)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锻炼折叠座椅(3‑3)包括座椅固定支撑(3‑3‑1)、旋转坐垫(3‑3‑2)、旋转靠背(3‑3‑3)、铰接杆(3‑3‑4),旋转坐垫(3‑3‑2)与座椅固定支撑(3‑3‑1)相连,旋转坐垫(3‑3‑2)与座椅固定支撑(3‑3‑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旋转靠背(3‑3‑3)设置在座椅固定支撑(3‑3‑1)的内部,旋转靠背(3‑3‑3)与铰接杆(3‑3‑4)相连,旋转靠背(3‑3‑3)与铰接杆(3‑3‑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铰接杆(3‑3‑4)与座椅固定支撑(3‑3‑1)相连,铰接杆(3‑3‑4)与座椅固定支撑(3‑3‑1)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可折叠篮板机构(4)包括折叠篮筐(4‑1)、篮板(4‑2)、铰接杆(4‑3)、可伸缩单杠(4‑4),折叠篮筐(4‑1)位于篮板(4‑2)的左侧下端,折叠篮筐(4‑1)与篮板(4‑2)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铰接杆(4‑3)位于篮板(4‑2)的右侧,铰接杆(4‑3)与篮板(4‑2)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可伸缩单杠(4‑4)位于铰接杆(4‑3)的下方,可伸缩单杠(4‑4)与铰接杆(4‑3)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可伸缩单杠(4‑4)位于篮板(4‑2)的右侧,可伸缩单杠(4‑4)与篮板(4‑2)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折叠篮筐(4‑1)包括篮网(4‑1‑1)、篮筐本体(4‑1‑2)、篮筐铰接座(4‑1‑3),篮网(4‑1‑1)位于篮筐本体(4‑1‑2)的下方,篮筐本体(4‑1‑2)位于篮筐铰接座(4‑1‑3)的左侧,篮筐本体(4‑1‑2)与篮筐铰接座(4‑1‑3)的连接方式为铰接;篮板(4‑2)包括铰接孔(4‑2‑1)、铰接杆空间槽(4‑2‑2)、篮板本体(4‑2‑3),铰接孔(4‑2‑1)开在篮板本体(4‑2‑3)上下对称两端,铰接杆空间槽(4‑2‑2)开在篮板本体(4‑2‑3)的中间位置;可伸缩单杠(4‑4)包括铰接扣I(4‑4‑1)、单杠支撑杆(4‑4‑2)、单杠固定座(4‑4‑3)、单杠本体(4‑4‑4),铰接扣I(4‑4‑1)位于单杠支撑杆(4‑4‑2)的对称两端,铰接扣I(4‑4‑1)与单杠支撑杆(4‑4‑2)的连接方式为铰接,单杠固定座(4‑4‑3)位于单杠支撑杆(4‑4‑2)的下方,单杠固定座(4‑4‑3)与单杠支撑杆(4‑4‑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单杠本体(4‑4‑4)设置在单杠固定座(4‑4‑3)的内部,单杠本体(4‑4‑4)与单杠固定座(4‑4‑3)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单杠本体(4‑4‑4)包括防脱落杆(4‑4‑4‑1)、单杠滑杆(4‑4‑4‑2)、锻炼把手支撑座(4‑4‑4‑3)、锻炼把手(4‑4‑4‑4),防脱落杆(4‑4‑4‑1)与单杠滑杆(4‑4‑4‑2)相连,防脱落杆(4‑4‑4‑1)与单杠滑杆(4‑4‑4‑2)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锻炼把手支撑座(4‑4‑4‑3)位于单杠滑杆(4‑4‑4‑2)的右端,锻炼把手支撑座(4‑4‑4‑3)与单杠滑杆(4‑4‑4‑2)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锻炼把手(4‑4‑4‑4)与锻炼把手支撑座(4‑4‑4‑3)相连,锻炼把手(4‑4‑4‑4)与锻炼把手支撑座(4‑4‑4‑3)的连接方式为螺旋连接;底架机构(1)位于功能储藏机构(2)的下方,底架机构(1)与功能储藏机构(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可升降支架锻炼机构(3)位于功能储藏机构(2)的上方,可升降支架锻炼机构(3)与功能储藏机构(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可折叠篮板机构(4)位于可升降支架锻炼机构(3)的上方,可折叠篮板机构(4)与可升降支架锻炼机构(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诗亮,未经陆诗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9196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足球长传训练球门
- 下一篇:一种高空液压升降篮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