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29207.8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卢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义市绿蕊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2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属于茶叶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大棚主体建造、大棚棚顶铺设、土壤改良、温度及光照控制、水分控制、病虫害控制等方面。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大棚种植技术,精准控制大棚内的光照、温度、水分、施肥等因素,提高了茶园管理的有效性,降低了棚外温度、天气等变化因素对茶树产生的影响,但总体来看,本技术方案又没有很大幅度地改变茶树生长的环境,充分遵循了气温变化规律,从而在确保茶叶品质接近于露天种植的茶树品质的条件下,提前了春茶采收时间,也延长了春茶的采摘时间段,提高了春茶产量,提高了茶场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茶树 春茶 大棚栽培 土壤改良 大棚种植技术 气温变化规律 病虫害控制 茶树生长 茶叶品质 茶叶种植 茶园管理 大棚棚顶 大棚主体 光照控制 精准控制 露天种植 水分控制 时间段 采收 光照 施肥 采摘 铺设 建造 天气 | ||
【主权项】:
1.一种茶树的大棚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大棚主体建造:选择坡度平缓的茶树地块,坡度不超过10度,利用已有的茶树,加装大棚;采用钢管搭建大棚主体,大棚宽度根据茶树的行间距设置,以覆盖3行茶树为准,大棚钢管的入土点固定位置位于其所在位置相邻两行茶树的正中间,大棚的长度在茶树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单个大棚长度不超过60m,大棚高度3米;(2)大棚棚顶铺设:设置双层棚顶,外层铺设普通塑料透明薄膜;内层采用防光油布,在大棚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拉绳2条,绳距离大棚主体边缘0.8‑1.2m,油布两侧均匀设置通孔若干,套在拉绳上,油布可在拉绳上滑动,以便调整光照强度;顶棚铺设完成后,大棚两端分别设门,门宽2‑2.5m,高1.8‑2m,通风时将两端门打开即可;(3)土壤改良:施工时间定在10月份,完成茶叶最后一批采收后;大棚搭建完成并铺设棚顶后,深翻大棚覆盖内的土壤,施有机肥,完成施肥后将土壤回填;在距茶树根部30‑40cm处开沟,在沟内施鸡粪肥,土壤回填并压紧;次年8月翻土,将开沟处的土壤及肥料开挖,直接覆盖到茶树根部;(4)温度及光照控制:10月到次年2月期间,对温度不干涉,控制室内温度为常温;2月到4月,收起内层油布,确保棚内光照充分,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棚外温度低于10℃时,采取升温措施,并对棚内温度保持监测,棚外温度高于15℃时,打开内层油布,减少光照,棚内温度控制在10‑15℃;5月到10月,打开内层油布,减少光照,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当棚外温度低于20℃时,收起内层油布增加光照,提高棚内温度,控制棚内温度在20‑30℃;(5)水分控制:10月到次年2月期间,每6‑7天浇水一次,浇水直接浇到茶树根部;2月到4月期间,每4‑5天浇水一次,水浇到步骤(3)土壤改良步骤中在距茶树根部30‑40cm处开沟处;5月到7月期间,为丰水季节,减少浇水次数,每10天浇水一次,浇水部位仍为在距茶树根部30‑40cm处开沟处;8‑10月期间,气温较高,每4‑5天浇水一次,浇水部位为茶树根部,浇水时间为清晨6点到9点;(6)病虫害控制:在大棚内放养捕食螨和缨小蜂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放养赤眼蜂防治茶小卷叶蛾;选用乙基多杀菌素、韦伯虫座孢菌控制病虫害、核型多角体病毒控制病虫害;同时在每个大棚内设2盏黑光灯,每晚9点开灯,次日6点关灯,诱集害虫并集中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义市绿蕊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兴义市绿蕊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82920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东紫珠药材栽培方法
- 下一篇:在保水性较强的淤泥质土中苗木排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