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中间法三角高程方法的自动化沉降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749901.9 | 申请日: | 201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1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汪春桃;王盼;徐春明;程兴;韩冬;叶旦;赵为民;马希磊;杨兵;谭佳;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间法三角高程方法的自动化沉降监测方法,包括监测点、设站点、控制点的设计和布设;在每个沉降监测点设置棱镜柱并放置徕卡棱镜;在盘左状态下用人工照准方式测量各个监测点完成学习测量;对待测量的点进行点组编辑并设计测量线路;记忆测量时若重新设站后需要人工照准任意一个通视的控制点,将该控制点的方位角设置为测量机器人的水平度盘读数后进行自动化观测。本发明方法优化设计了自动化观测目标装置,具有体积小、易拆卸、重复利用率高等特点;同时实现自由设站下对监测点位置定位功能,并结合中间法三角高程算法,可以模拟水准测量线路,仪器高和棱镜高未知的情况下,通过传递高差的方式获得高程,精度更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间 三角 高程 方法 自动化 沉降 监测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中间法三角高程方法的自动化沉降监测方法,采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沉降监测,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监测点、设站点、控制点的设计和布设;本步骤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根据预设监测点布设间距要求,呈方格网状布设监测点;2)以满足三等水准测量精度时的极限边长为半径,在能覆盖最多监测点并能满足水准线路测量时前后视距限差的条件下,选择设站点位置;3)根据已布设设站点点位,在变形监测影响区域外布设可与设站点通视的控制点;若控制点不能满足通视要求,则在变形区域内增设工作基点;步骤二、在每个沉降监测点的沉降板镀锌水管接头处焊接一个用于放置徕卡棱镜的棱镜柱并在所述棱镜柱上放置徕卡圆棱镜;步骤三、测量设置,包括设置角度测量限差和设置距离限差;所述设置角度测量限差包括: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限差、垂直角测回差限差和指标差较差限差;所述设置距离限差包括:一测回读数间较差限差和测回间较差限差,设置环境温度和大气折光系数;步骤四、学习测量:包括在盘左状态下用人工照准方式测量各个监测点,获取各监测点坐标、竖直度盘读数V左和水平度盘读数HZ左保存到数据库;步骤五、设计线路:包括对待测量的点进行点组编辑,在满足中间法三角高程视距差的基础上,设计成附合或者闭合线路形式;步骤六、记忆测量,存在两种情况,情况一,若没有重新设站,即选择利用角度模式按照设计线路顺序进行自动化测量,若测量过程中各限差满足要求,则将测量的坐标保存到数据库中;情况二,若重新设站,将测量机器人精确照准任意一个控制点A,利用控制点A定向,定向时利用控制点A的三维坐标和设站点的坐标反算控制点A相对设站点的方位角,设置该方位角为此时测量机器人水平读数;然后利用监测点的三维坐标和设站点的坐标反算各监测点相对设站点的方位角和竖直角,选择利用坐标模式按照设计线路顺序进行自动化测量,若测量过程中各限差满足要求,则将测量数据保存到数据库;步骤七、数据分析,通过测量获得的竖直角和距离,经平差之后得到本次高程数据,利用固结度分析子菜单基于高程数据可做固结度分析并自动生成报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74990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山体勘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