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力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9589.7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阮哲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哲栋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4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热力泵系统,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固定设置有热力泵,所述热力泵右侧设置有温控腔,所述温控腔与热力泵之间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固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温控腔内抵接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外周缠绕设置有循环水管,本发明工作中,通过热力泵进行热量的产生,通过水系统进行热量的调节与控制,在培养箱未与机体连接时,热力泵产生的热能被保存在机体内,只有在培养箱与机体插配连接时,热能进入到流通腔内对培养腔内进行温度控制,减少培养箱被取出时温控腔内的热能浪费,且通过设计隔断块使箱门未关闭时,热量不会流失到外界空间造成浪费,本装置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降低新能源的浪费。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泵 温控腔 培养箱 环形板 进气管 内固定 插配连接 机体连接 外界空间 循环水管 装置结构 电磁阀 流通腔 培养腔 热能被 水系统 隔断 抵接 外周 箱门 新能源 紧凑 缠绕 取出 自动化 保存 | ||
【主权项】:
1.热力泵系统, 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固定设置有热力泵,所述热力泵右侧设置有温控腔,所述温控腔与热力泵之间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固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温控腔内抵接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外周缠绕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温控腔下侧设置有冷水腔,所述循环水管一端与所述冷水腔相通且与液压泵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水管另一端在所述冷水腔上端面右侧与所述冷水腔相通,所述温控腔右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温控腔连通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侧设置有通气装置,所述排气管右侧相通设置有插配槽,所述插配槽下侧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机体右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开口朝右的培养箱,所述培养箱左端面固定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下端面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锁定槽,所述插头内设置有连通孔,所述培养箱内设置有培养腔,所述培养腔左端壁上固定设置有温感仪,所述培养腔右侧设置有柱形放置口,所述培养箱箱体内有C形环状热量流通腔,所述培养腔前侧的所述流通腔右端面与外界空间相通,所述热量流通腔左端壁相通设置有上下对称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连通孔与流通腔,所述培养腔前侧的所述流通腔后端壁内相通设置有开口朝前的导滑槽,所述培养腔前侧的所述流通腔前端壁内相通设置有开口朝后的隔断槽,所述隔断槽内设置有隔断块,所述隔断块下端面固定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隔断槽前侧设置有开口朝右的锁合腔,所述锁合腔前后端壁之间转动式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置有锁合齿轮,所述培养箱右端壁后侧设置有前后贯穿且开口朝右的通腔,所述通腔上下端壁之间固定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内设置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侧于所述箱门内设置有开口朝左的T形柱状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固定设置有上下对称的导杆,所述导杆上滑动连接有T形柱状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右端面内设置有开口朝右的螺纹凹槽,所述密封腔右侧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密封腔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驱动电机上动力连接有左端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伸入所述螺纹凹槽内且与螺纹凹槽螺纹配合连接的丝杆,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所述丝杆上固定设置有主动转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前侧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与所述第二传动腔之间设置有连接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置有从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与所述从动转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腔左侧设置有动力腔,所述从动转轮左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左端面贯穿所述第二传动腔伸入所述动力腔内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的连接轴,所述主动锥齿轮前后对称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动力腔前侧设置有开口朝左的锁合槽,前侧所述从动锥齿轮前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前端与所述锁合槽前端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锁合槽内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端面啮合连接有锁合齿条,所述锁合齿条下端面与所述锁合槽下端壁抵接,所述动力腔后侧相通设置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与所述环形腔连通,后侧所述从动锥齿轮后端面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后端与所述连通腔后端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所述连通腔内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下端面啮合连接有顶压齿条,所述顶压齿条右侧设置有前后对称的支撑杆,所述连通腔前后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滑行槽,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顶压齿条的一端伸入所述滑行槽内,所述顶压齿条后端面左侧固定设置有导滑杆,所述滑行槽左侧设置有开口朝左且前端与所述连通腔相通的导槽,所述导滑杆后端伸入所述导槽内且与所述导槽后端面抵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哲栋,未经阮哲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995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