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假肢接受腔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94561.4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9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行鸿彦;徐斌;解建华;赵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16H50/5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杭清涛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假肢接受腔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包括:使用深度相机对残肢进行非接触式扫描;使用三维重建算法对残肢的深度相片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残肢‑接受腔装配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残肢‑接受腔装配模型进行辅助修型;利用3D打印机将假肢接受腔快速打印成型。本发明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特点;有限元仿真的结果可靠,可以有效对接结合医师经验平台对接受腔进行修型,使残疾人患者的穿戴更舒适;3D打印快速成型用料少、时间短、成本低,便于个人使用和康复医院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受腔 残肢 三维重建 新型假肢 装配模型 修型 打印 非接触式扫描 假肢接受腔 个人使用 快速成型 深度相机 有效对接 算法 相片 用料 穿戴 成型 制造 医师 康复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假肢接受腔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深度相机对残肢进行非接触式扫描,得到残肢的深度图像;步骤2,使用三维重建算法对残肢的深度相片进行三维重建,三维重建算法过程为:深度相机标定、点云滤波、特征计算、点云配准和表面构造,得到残肢的点云数据;步骤3,根据步骤2的残肢三维重建的结果,建立残肢‑接受腔装配模型,残肢‑接受腔装配模型包括残肢骨骼模型、残肢软组织模型、衬套模型和接受腔模型;步骤4,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残肢‑接受腔装配模型进行辅助修型,得到残肢‑接受腔定制模型;步骤5,利用3D打印机将假肢接受腔快速打印成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9456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跳跃式中间加焦布料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衬套拟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