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改性光引发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82802.3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钟荣;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48 | 分类号: | C08F2/48;C07C67/30;C07C69/78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改性光引发剂及制备方法,所述的稀土改性光引发剂分子式为[R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改性 引发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稀土改性光引发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土改性光引发剂的分子结构为:
所述的制备方法是以光引发剂1173、氯化偏苯酸酐和稀土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光引发剂1173和氯化偏苯酸酐酯化反应,合成的带有多羧基的中间配体然后与稀土化合物反应,制得具有拓扑结构的稀土改性光引发剂;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多羧基的中间配体的制备以0.1~0.5mol/l计,将氯化偏苯酸酐溶于二氯甲烷中,得到氯化偏苯酸酐的二氯甲烷溶液加入恒压滴液漏斗待用;在三口烧瓶中,将光引发剂1173、三乙胺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冰水浴使反应体系控温在0‑5℃,搅拌下缓慢滴加氯化偏苯酸酐的二氯甲烷溶液到三口烧瓶中,滴加时间超过1h;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过夜;其后将产物进行过滤,除去三乙胺盐酸盐,所得滤液分别用1M盐酸、1M氢氧化钠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3次,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除去溶剂二氯甲烷,得到棕黄色液体继续用热水洗涤三次,所得的浅黄色沉淀在80℃真空干燥,制得多羧基的中间配体;所述的光引发剂1173、氯化偏苯酸酐、三乙胺的摩尔用量比为:0.1‑0.5∶0.1‑0.5∶0.11‑0.6;步骤2:稀土改性光引发剂的制备以0.1~0.3mol/l计算,将稀土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的稀土化合物溶液加入恒压滴液漏斗待用;将多羧基的中间配体、有机溶剂加入到装有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水浴加热80℃使其溶解;然后搅拌下向三口烧瓶中滴加稀土化合物溶液,滴速控制在2‑3s每滴;滴加完毕后,用0.1mol/L氢氧化钠将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到6‑7时,析出大量晶体,继续反应8h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产物静置数天后进行过滤,得到的滤饼分别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2~3次,再在80℃下真空干燥4h,制得白色粉末状稀土改性光引发剂;所述的稀土化合物、多羧基的中间配体的摩尔用量比为:2∶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8280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