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合区域信息的光纤光栅周界安防系统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8818.2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9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孟亚辉;闫奇众;张锦飞;徐一旻;杨玥;薛峰;肖巍巍;杜鋆;孙恒斌;刘笑麟;姜亚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2 | 分类号: | G08B13/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区域信息的光纤光栅周界安防系统报警方法,它包括:信号分析步骤,信号分析步骤包括对传感单元进行人工配置、接收解调后的振动信号、记录波动范围超过阈值的传感单元、划分波动区域、判断是否存在风雨区域、报警模式判断、报警判断与输出;风雨区域判断方式,风雨区域判断方式包括对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以判断是否属于风雨区域的方法;常规模式下的报警判断,常规模式下的报警判断包括对常规模式下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参数以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的方法;风雨模式下的报警判断,风雨模式下的报警判断包括对风雨模式下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参数以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判断 风雨 振动信号 常规模式 信号分析步骤 周界安防系统 报警条件 传感单元 光纤光栅 结合区域 区域判断 提取特征 报警 报警模式 波动区域 接收解调 人工配置 分析 输出 记录 | ||
【主权项】:
1.一种结合区域信息的光纤光栅周界安防系统报警方法,所述安防系统具有多路探测通道,每路探测通道设置有多个用于感测区域内扰动的传感单元,所述探测通道通过信号解调器与计算机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对所述安防系统中各传感单元的安装位置的顺序进行人工配置;②接收经信号解调器解调的外界扰动信号;③记录每一时刻信号波动范围超过阈值的传感单元;④根据一段时间内存在波动的所有传感单元的位置,划分波动区域;⑤根据各个波动区域的影响范围,判断是否存在影响范围较大的风雨区域;⑥若某个发生扰动的传感单元不处于风雨区域中,则其报警判断按照常规模式,若某个发生扰动的传感单元处于风雨区域中,则其报警判断按照风雨模式;⑦若符合对应的报警条件,则输出报警事件;步骤⑥中在常规模式下的报警判断包括以下步骤:a、截取固定时间内不处于风雨区域中的传感单元测得的信号;b、进行常规模式特征计算;c、若常规模式下各个特征的计算数值满足各自的报警阈值,则所述传感单元输出报警信息;步骤⑥中在风雨模式下的报警判断包括以下步骤:a、截取固定时间内处于风雨区域中的传感单元测得的信号;b、进行风雨模式特征计算;c、若风雨模式下各个特征的计算数值满足各自的报警阈值,则所述传感单元输出报警信息; 所述常规模式特征计算包括以下步骤:1、全段信号取绝对值,计算第一个超过阈值的数据点与最后一个超过阈值的数据点之间的间隔时长,并记为“扰动长度”;2、计算第一个超过阈值的数据点之后一段数据与之前一段数据各自均值的比值,并记为“SNR”;所述风雨模式特征计算包括以下步骤:1、全段信号取绝对值,计算第一个超过阈值的数据点与最后一个超过阈值的数据点之间的间隔时长,并记为“扰动长度”;2、同时统计超过阈值的数据点个数除以“扰动长度”,并记为“扰动比例”;3、计算第一个超过阈值的数据点之后一段数据与之前一段数据各自均值的比值,并记为“SNR”;4、计算全段信号的频谱并去除零频率后,除以余下频谱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进行归一化,将归一化后的频谱数值进行累加,并记为“FFT”。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4881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架空线缆的航空警示球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电缆防盗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