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殊地质超重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7313.4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彪;刘旭杰;蔡斌;孙军;孟宏伟;张强;史俊超;韩晨阳;尹鑫宸;李霄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特殊地质超重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法。其包括设置防护桩和后背桩;开挖基坑,制作底面带有多根纵横向锚梁的滑板;在滑板表面进行润滑层施工;设置后背墙;预制箱体;设置顶铁和千斤顶,顶进箱体等步骤。本发明效果:在整体顶进情况下,通过减小箱体与滑板、箱体与土体间的摩擦系数,从而减小箱体整体顶进顶力,同时增加整体后背墙,顶铁布置水平、方向控制等系列措施,使超重箱体顺利顶进就位,并且安全性好。采用红外线水平仪控制顶铁位置,保证顶铁位置的准确。本方法可缩短工期,减少对铁路安全的影响,提高顶进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顶进 顶铁 超重 后背墙 框架桥 滑板 减小 施工 红外线水平仪 千斤顶 方向控制 滑板表面 摩擦系数 铁路安全 箱体整体 地质 基坑 防护桩 润滑层 纵横向 就位 底面 顶力 后背 锚梁 土体 预制 开挖 制作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特殊地质超重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殊地质超重框架桥顶进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1)在铁路既有线一侧的土体中设置两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护桩和一排后背桩,其中两列防护桩分别位于待制作箱体(1)的两侧外部且与箱体(1)的边墙平行,后背桩位于箱体(1)的后侧,在铁路既有线与箱体(1)正交的情况下,后背桩为连续结构,而在铁路既有线与箱体(1)斜交的情况下,后背桩分成多段,每段分别对准箱体(1)的一个孔;2)在由防护桩和后背桩围成的区域内开挖基坑,并在基坑的底面上采用人工方式开挖出井字形的地锚梁沟,然后在地锚梁沟内以及基坑的底面上制作滑板地锚钢筋笼,之后在地锚梁沟和基坑的底部浇筑混凝土而形成底面带有多根纵横向锚梁的滑板,为保证滑板前端具有一定的刚度,在滑板前端与土体接触处设置一道锚梁,以防止顶进过程中对滑板造成破坏;3)在滑板的表面进行润滑层施工,首先在滑板表面上涂刷一层石蜡层,然后在其上铺设一层滑石粉层,再铺设一层塑料布;在塑料布上再铺设一层滑石粉并增加一层塑料布;4)在紧靠后背桩后侧的部位设置一道后背墙,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5)在滑板的表面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且由多节构成的箱体(1),在铁路既有线与箱体(1)正交的情况下,箱体(1)的底板为长方形,底板后端不设置后三角,在铁路既有线与箱体(1)斜交的情况下,箱体(1)的底板为平行四边形,在底板后端两侧部位分别设置一个后三角,并且后三角的后端边缘与后背桩平行;箱体(1)预制时,在边墙上呈梅花形预埋多根PE管(2)作为压浆孔,PE管(2)内设有内螺纹;6)将每根PE管(2)的内端与一根注浆管(3)的一端螺纹连接,将注浆管(3)的另一端连接注浆机(4),然后在后背桩的内侧部位间隔设置多根与后背桩垂直的顶铁,之后在每根顶铁与箱体(1)的底板后端或后三角之间安装一台千斤顶,同时在箱体(1)上每孔对应的多根顶铁的中间空隙处设置一台红外线水平仪,然后边挖土边利用千斤顶向铁路既有线方向顶进箱体(1),在顶进的同时利用注浆机(4)通过注浆管(3)和PE管(2)向边墙外侧的土体中注入膨润土浆料,以加强边墙与外侧土体的润滑,减小摩擦系数和箱体(1)的顶力,直至将箱体(1)整体顶进就位;7)在顶进箱体(1)的过程中,利用红外线水平仪向外发射出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的水平红外线和与箱体(1)前后方向一致的垂直红外线,然后由技术人员利用盒尺测量出水平红外线与每根顶铁顶面之间的距离,根据该距离来调整每根顶铁的位置,保证顶铁的水平;同时测量出垂直红外线与每根顶铁长度方向中心线的距离,以此来调整顶铁的方向,保证位置准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4731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