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铜福建牡蛎选育系的制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7020.6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4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史博;柯才焕;游伟伟;王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低铜福建牡蛎选育系的制种方法,涉及水产生物遗传育种技术。从同一性成熟福建牡蛎群体中挑选壳型整齐的个体作为基础选育群体暂养;取部分外套膜进行铜含量测定,剩余软体部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原位保存;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完成外套膜铜含量测定;将亲贝复苏,进行人工受精,受精成功出现极体后洗去多余精子;将群体选育系受精卵置于养殖池中孵化及浮游幼体培育,幼体附着变态后继续培育稚贝;将培育得到的稚贝转移至同一养殖海域进行养殖,获得子一代低铜选育系,9~12个月后子一代发育至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规格;从性成熟子一代中选择壳型整齐、大小近似的个体,重复1~2次进行性状固定,获得低铜富集的福建牡蛎新品系。 | ||
搜索关键词: | 牡蛎 低铜 子一代 性成熟 铜含量测定 外套膜 壳型 制种 稚贝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培育 低温高湿条件 基础选育群体 遗传育种技术 整齐 受精卵 浮游幼体 群体选育 人工受精 水产生物 原位保存 同一性 新品系 养殖池 养殖 变态 受精 富集 附着 极体 精子 亲贝 软体 性状 暂养 近似 孵化 发育 复苏 海域 重复 成熟 群体 成功 | ||
【主权项】:
1.一种低铜福建牡蛎选育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从同一性成熟福建牡蛎群体中挑选壳型整齐的个体作为基础选育群体,暂养3~7天;2)从步骤1)的基础选育群体中挑选性腺饱满的个体,取部分外套膜进行铜含量测定,剩余软体部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原位保存;3)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完成外套膜铜含量测定;4)将步骤3)中所选亲贝复苏,进行人工受精,受精成功出现极体后洗去多余精子;5)将步骤4)中群体选育系受精卵置于养殖池中孵化及浮游幼体培育,幼体附着变态后继续培育稚贝;6)将步骤5)培育得到的稚贝转移至同一养殖海域进行养殖,获得子一代低铜选育系,9~12个月后子一代发育至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规格;7)从性成熟子一代中选择壳型整齐、大小近似的个体,按照步骤2)~6)重复1~2次进行性状固定,获得低铜富集的福建牡蛎新品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4702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脉红螺育苗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四角蛤蜊海洋投放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