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Nanopore测序技术识别辐射损伤中嘧啶二聚体的模型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7357.0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4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昊;陈河兵;洪浩;张卓;黄昕;江帅;李睿江;李宛莹;伯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16B5/00 | 分类号: | G16B5/00;G1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宏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anopore测序技术识别辐射损伤中嘧啶二聚体的模型构建方法,涉及基因测序技术领域。该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将阳性样本训练集合P和阴性样本训练集合N作为机器学习输入,构建目标训练模型。通过该识别模型,可以对辐射损伤引起的嘧啶二聚体进行识别,该识别模型可用于Nanopore测序技术,对DNA序列发生变化例如TT二聚体进行预测。 | ||
搜索关键词: | 嘧啶二聚体 测序技术 模型构建 损伤 训练集合 辐射 基因测序技术 机器学习 目标训练 阳性样本 阴性样本 二聚体 构建 可用 预测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Nanopore测序技术识别辐射损伤中嘧啶二聚体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目标测序序列及其对应的目标测序序列电信号,所述目标测序序列由Nanopore测序技术对UV照射后的酵母细胞进行测序得到;步骤(2):将所述目标测序序列与参考序列比对,获得比对准确的具有连续两个TT以上的位点的连续TT集合S,其中,所述参考序列为酵母基因组序列;步骤(3):以所述连续TT集合S与预先设置的TT二聚体集合B的交集作为机器学习的阳性样本训练集合P,以所述连续TT集合S与所述预先设置的TT二聚体集合B的的差集作为机器学习的阴性样本训练集合N;步骤(4):分别将阳性样本训练集合P和阴性样本训练集合N中的连续TT位点向其上下游各拓展4bp,得到覆盖TT二聚体位点的10bp碱基序列,根据步骤(1)中的所述目标测序序列电信号获取每个10bp碱基序列相对应的电信号特征;以得到与所述阳性样本集合P对应的阳性样本碱基序列集和阳性样本电信号特征集,以及与所述阴性样本集合N对应的阴性样本碱基序列集和阴性样本电信号特征集;步骤(5):将步骤(4)的阳性样本训练集合P和阴性样本训练集合N作为机器学习输入,构建目标训练模型;其中,TT是指胸腺嘧啶二聚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2735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