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负电压和栅压自举的低电压电荷传输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7194.6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9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珍海;许媛;侯丽;何宁业;刘琦;宁仁霞;吕海江;魏敬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H03M1/34 | 分类号: | H03M1/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叶绿林 |
地址: | 24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用负电压和栅压自举的低电压电荷传输电路,包括一个电荷传输MOSFET管S、一个栅压自举增压电路、一个负电压传输MOSFET管B、一个电压开关K、一个负电压产生电路、一个正负电压时钟产生电路、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PMOS管M3、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其优点是克服了现有信号传输电路中信号摆幅受限的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信号处理电路中。 | ||
搜索关键词: | 栅压自举 负电压 电荷传输电路 低电压 电容 负电压产生电路 集成电路设计 信号处理电路 正负电压时钟 产生电路 传输电路 电荷传输 电压开关 现有信号 信号摆幅 增压电路 受限 传输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负电压和栅压自举的低电压电荷传输电路,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电荷传输MOSFET管S、一个栅压自举增压电路、一个负电压传输MOSFET管B、一个电压开关K、一个负电压产生电路、一个正负电压时钟产生电路、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PMOS管M3、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所述采用负电压和栅压自举的低电压电荷传输电路对应连接关系为:第一NMOS管M1的栅端连接到电荷待传输节点Ni,即电荷传输MOSFET管S的源极,还连接到栅压自举增压电路的电压输入端;第一NMOS管M1的源端和衬底连接到地电平,第一NMOS管M1的漏端连接到第二NMOS管M2的源端;第二NMOS管M2的漏端连接到PMOS管M3的漏端和电荷传输MOSFET管S的栅端,第二NMOS管M2的栅端连接到第一偏置电压,第二NMOS管M2的衬底接地电平;PMOS管M3的栅端连接到第二偏置电压,PMOS管M3的源端和衬底连接到栅压自举增压电路的电压输出端Vboost;电荷传输目标节点No,即电荷传输MOSFET管S的漏极,通过第二电容C2接电荷传输控制信号Ck1n;电荷待传输节点Ni通过第一电容C1接电荷传输控制信号Ck1;电荷传输MOSFET管S的衬底连接到电压开关K的上端,电荷传输MOSFET管S的衬底还连接到负电压传输MOSFET管B的漏端;电压开关K的下端接地电平,其导通和关断受电荷传输控制信号Ck1控制;负电压传输MOSFET管B的衬底和源端连接到负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负电压传输MOSFET管B的栅端连接到正负电压时钟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负电压产生电路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电荷传输控制信号Ck1和电荷传输控制信号Ck1n,正负电压时钟产生电路的第一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电荷传输控制信号Ck1和电荷传输控制信号Ck1n;栅压自举增压电路的时钟输入端连接电荷传输控制信号Ck1;其中,述电荷传输控制信号Ck1和电荷传输控制信号Ck1n为高电平不交叠脉冲信号;所述高电平为大于零电位的正电压;所述地电平为零电位;所述负电位为小于地电平的负电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62719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