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骨架复合建筑物顶板的铺设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95551.5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4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斌;刘峥;刘璇;付定鑫;吴麟;崔冲;任启豪;周雨婷;覃鹤;郁健;赵栩;赵力;李光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02;E04G21/08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延安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骨架复合建筑物顶板的铺设施工工艺,包括制备屋板骨架和屋面板、将屋面板粘接于屋板骨架的底面和顶面、制备混凝土、将混凝土填入屋板骨架内、振捣混凝土、在建筑物上搭设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上铺设钢骨架复合建筑物顶板、在相邻的两块钢骨架复合建筑物顶板之间的屋顶板接缝内填塞填缝管、焊接钢骨架复合建筑物顶板与填缝管或支撑框架、向屋顶板接缝内填充填充物;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填充入钢骨架复合建筑物顶板内的混凝土进行了振捣,减小了其内外部温差,铺设之后使用填缝管填充后再填充填充物,使屋顶板接缝保持一致,使建筑物屋面受热膨胀率保持均匀一致,避免了扭曲和变形,提高了屋面防水等级和施工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骨 复合 建筑物 顶板 铺设 施工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钢骨架复合建筑物顶板的铺设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屋板骨架(103)和屋面板(101):使用多条C型钢材依次首尾相连地焊接在一起形成正方形屋板骨架(103),使用切割机切割出多块正方形屋面板(101),所述屋板骨架(103)外边缘轮廓与所述屋面板(101)外形轮廓形状、大小均一致;步骤二:沿着步骤一所述屋面板(101)边缘涂刷粘接剂,将屋板骨架(103)粘接于屋面板(101)之上;步骤三:制备混凝土(102):将适量的水泥、石块、砂、水投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混合后,制得混凝土(102);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混凝土(102)填充于粘接好屋面板(101)的屋板骨架(103)以内,使混凝土(102)摊平,再使用振捣棒对填入混凝土(102)进行振捣,使混凝土(102)中所有气泡排出,使混凝土(102)密实结合;步骤五:再取若干块屋面板(101),沿着其边缘涂刷粘接剂,将屋面板(101)覆盖地粘接于填充有混凝土(102)的屋板骨架(103)之上,待混凝土(102)凝固后,制得多块钢骨架复合建筑物顶板(1);步骤六:在地面上修筑建筑物墙体(2),使所述建筑物墙体(2)在地面上围绕形成正方形的建筑物轮廓,再沿着建筑物轮廓宽度方向按照一定间距并列布置多条纵向型钢(3),每条纵向型钢(3)的两端均埋入墙体(2)内,再沿着建筑物轮廓长度方向按照一定的间距并列布置多条横向型钢(4),每条横向型钢(4)的两端均埋入墙体(2)内,将所有纵向型钢(3)与横向型钢(4)交叉结合处焊接在一起,使纵向型钢(3)与横向型钢(4)组成支撑框架;步骤七:通过塔吊将步骤五所述钢骨架复合建筑物顶板(1)平铺于步骤六所述支撑框架之上,任意相邻两块屋面板(101)之间形成屋顶板接缝;步骤八:使用切割机切割出多段平直的型钢管作为填缝管(5),依次将填缝管(5)塞入步骤七所述各条屋顶板接缝以内,使所述屋顶板接缝宽度均匀、平直,并与填缝管(5)宽度保持一致,再将屋面板(101)与支撑框架焊接在一起,将填缝管(5)与屋面板(101)焊接在一起;步骤九:向步骤八所述焊接好填缝管(5)的各条屋顶板接缝以内填入填充物(6),并使填充物(6)完全覆盖填缝管(5),再将屋面板(101)顶面抹平,待填充物(6)凝结后,清除屋面板(101)上所有杂物,施工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9555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