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集成电路和知识产权核剽窃的动态混淆封装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1098.2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5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嵘;苏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85 | 分类号: | G06F21/85;G06F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防止集成电路和知识产权核剽窃的动态混淆封装接口,其特征在于:动态混淆封装接口(1A)由功能单元输入封装接口(10A)、功能单元输出封装接口(10B)、扫描链输入封装接口(10C)、扫描链输出封装接口(10D)、有限状态机集合(10E)和混淆逻辑单元集合(10F)构成;动态混淆封装接口(1A)受到内部密钥寄存器(20D)和外部密钥寄存器(20E)的控制,只有当来自内部密钥寄存器(20D)和外部密钥寄存器(20E)的信号使得动态混淆封装接口(1A)输入输出信号完全一致时,动态混淆封装接口(1A)才会被正确解锁,使用者才能使用IP核或集成电路进行测试或者激活。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集成电路 知识产权 剽窃 动态 混淆 封装 接口 | ||
【主权项】:
1.一种防止集成电路和知识产权核剽窃的动态混淆封装接口,其特征在于:动态混淆封装接口(1A)由功能单元输入封装接口(10A)、功能单元输出封装接口(10B)、扫描链输入封装接口(10C)、扫描链输出封装接口(10D)、有限状态机集合(10E)和混淆逻辑单元集合(10F)构成;IP核或集成电路每个输入输出端口都有一个三输入异或门,分别属于功能单元输入封装接口(10A)、功能单元输出封装接口(10B)、扫描链输入封装接口(10C)和扫描链输出封装接口(10D);功能单元输入封装接口(10A)和扫描链输入封装接口(10C)分别对集成电路或者IP核功能扫描输入端口进行加密,在未解密时,外部数据无法正确的通过功能单元输入封装接口(10A)或扫描链输入封装接口(10C)输入到集成电路或者IP核内部;功能单元输入封装接口(10A)和扫描链输入封装接口(10C)中的三输入异或门的三个输入信号分别来自内部密钥寄存器(20D)中的一位、外部密钥寄存器(20E)中的一位和IP核或者集成电路实际的外部输入信号;功能单元输入封装接口(10A)和扫描链输入封装接口(10C)中的三输入异或门的输出信号为实际输入到IP核或者集成电路中的信号;功能单元输出封装接口(10B)和扫描链输出封装接口(10D)分别对集成电路或者IP核功能/扫描输出端口进行加密,在未解密时,集成电路或者IP核内部的数据无法正确的通过功能单元输出封装接口(10B)或扫描链输出封装接口(10D)输出到集成电路或者IP核外部;功能单元输出封装接口(10B)和扫描链输出封装接口(10D)中的三输入异或门的三个输入信号分别来自内部密钥寄存器(20D)中的一位、外部密钥寄存器(20E)中的一位和IP核或者集成电路产生的要输出的外部输入信号,功能单元输出封装接口(10B)和扫描链输出封装接口(10D)中的三输入异或门的输出信号为IP核或者集成电路实际输出到外部的信号;有限状态机集合(10E)合包含M个有限状态机,即{10E1,10E2...10EM},这些有限状态机的功能被设计为:连续接收α个正确的输入后就会被解锁,使得输入数据直接通过有限状态机,否则输入数据就无法通过有限状态机;M个有限状态机被随机的插入到功能单元输入封装接口(10A)和集成电路或者IP核输入端口之间,用于增加攻击者破解所述混淆封装接口的难度;混淆逻辑单元集合(10F)包含P个组合逻辑单元,即{10F1,10F2...10FP},这些组合逻辑单元被随机的插入到集成电路或者IP核内部,用于混淆电路;混淆逻辑单元集合(10F)包含Y个反相器单元,这Y个反相器单元被随机的插入到功能单元输入封装接口(10A)和IP核或者集成电路之间,或功能单元输出封装接口(10B)和IP核或者集成电路之间,同时为了防止这些反相器被识别出来,使用德摩根定律,将这些反相器移动到更深的逻辑层次;动态混淆封装接口(1A)受到内部密钥寄存器(20D)和外部密钥寄存器(20E)的控制,只有当来自内部密钥寄存器(20D)和外部密钥寄存器(20E)的信号使得动态混淆封装接口(1A)输入输出信号完全一致时,动态混淆封装接口(1A)才会被正确解锁,使用者才能使用IP核或集成电路进行测试或者激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58109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